
[appeasement] 用犧牲别國的利益安撫侵略者,以換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綏靖主義(Appeasement Policy)是一種以妥協退讓應對侵略的外交政策,核心是通過犧牲他國利益來換取短暫和平。以下是詳細解釋:
綏靖主義指在面對侵略行為時,采取姑息态度,通過讓步或犧牲第三方利益來安撫侵略者,以維持表面和平。其本質是軟弱的外交策略,常因缺乏對抗決心而縱容侵略擴張。
綏靖主義被視為外交失敗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對侵略行為的縱容反而會破壞戰略平衡,最終導緻更大災難。現代國際關系中,這一概念常被引以為戒,強調對強權擴張需采取堅定立場。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二戰外交政策研究資料。
綏靖主義是一個政治術語,指的是一種外交政策或思想傾向,主張對于國際争端或威脅的應對采取妥協和讓步的方式,以避免沖突或戰争的發生。
綏靖主義的拆分部首是“纟”和“丶”,其筆畫數分别為3和4。
綏靖主義一詞最早來源于英文"appeasement",意為遷就、姑息。該詞在國際政治學中首次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用來形容英國政府在二戰前對德國的外交政策。
綏靖主義的繁體字為綏靖主義。
在古時候,綏靖主義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形狀相似,仍然由纟和丶組成。
1.某國政府過于看重綏靖主義,導緻對外關系緊張。
2.此次峰會上,雙方均呼籲摒棄綏靖主義,共同維護地區和平。
組詞:綏靖政策、綏靖外交
近義詞:退讓主義、妥協主義
反義詞:強硬立場、非妥協主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