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隨夷的意思、隨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隨夷的解釋

古代賢士 卞隨 和 伯夷 的并稱。《漢書·賈誼傳》:“謂 隨 夷 溷兮,謂 跖 蹻 廉。” 顔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隨 , 卞隨 , 湯 時廉士, 湯 以天下讓而不受。 夷 , 伯夷 也,不食 周 粟,餓于 首陽 之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隨夷”是古代漢語中用于并稱兩位賢士的專有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出處

“隨夷”指卞隨與伯夷兩位曆史人物,最早見于《漢書·賈誼傳》中的“謂隨夷溷兮,謂跖蹻廉”。顔師古注引應劭的注解,明确兩人為道德典範。

二、人物背景

  1. 卞隨:商湯時期的隱士,以清廉著稱。據記載,商湯曾欲将天下讓位于他,但卞隨拒絕接受,最終投水自盡以明志。
  2. 伯夷:商末周初的賢士,因反對周武王伐纣,隱居首陽山,堅持不食周粟而餓死,成為氣節象征。

三、象征意義

兩人均以高潔品行和不慕權勢聞名,常被并稱以代指道德崇高之人。例如賈誼用“隨夷”與盜跖、莊蹻對比,反諷世道黑白颠倒。

四、使用場景

多出現于古典文學作品或史籍中,用于褒揚人物品德或諷喻社會現象。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曆史典故詞彙。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漢書》及曆代注釋,若需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隨夷的意思

隨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遵循、依照、順從。它具有表示跟隨、順從他人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隨夷的部首是辶(辵)和夕。其中,“辶”是“辵”的簡化形式,表示與行走相關,也常作為路、行動等字的部首。同時,“夕”表示夜晚。

隨夷的總筆畫數為15畫,其中,“辶”部4畫,“夕”部5畫,“隨”字本身6畫。

來源

隨夷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出車》中:“隨夫之羽,庶其至予。”其中,“隨夫”意為隨從他人。

繁體

隨夷的繁體字為“隨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隨夷的古時字形為:“隨夷”。即使用“隨”代替了現代的“隨”。

例句

1. 在領導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隨夷完成了任務。

2. 兒子對母親的吩咐總是能夠隨夷而行。

組詞

隨夷的相關組詞有:

1. 隨從:跟隨、順從。

2. 隨意:任意、恣意、不加限制。

3. 隨遇而安: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就采取什麼樣的态度、對待。

近義詞

與隨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依從:依附、順從、遵從。

2. 從命:依照命令、要求行事。

反義詞

與隨夷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違背:違反、背離、不順從。

2. 反抗:對抗、抵抗、抗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