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歲功的意思、歲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歲功的解釋

(1).一年的時序。《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四萬六千八十銖者,萬一千五百二十物曆四時之象也。而歲功成就,五權謹矣。” 南朝 宋 沉約 《憫國賦》:“時難紛其未已,歲功迫其将徂。”《北史·循吏傳論》:“為政之道,寬猛相濟,猶寒暑疊代,俱成歲功也。” 明 宋濂 《燕書》之三三:“陰陽合而大化彰,寒暑正而歲功成,夫婦和而家政理,天道也,亦人道也。”

(2).一年農事的收獲。《漢書·禮樂志》:“陽出布施於上而主歲功,陰入伏藏於下而時出佐陽。陽不得陰之助,亦不能獨成歲功。”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竟亡一歲功,則天下獨有受其飢者矣。”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亞獻終獻》:“神行令,瑞飛空。迎乾德,祈歲功。” 金 元好問 《雜著》詩之一:“田家豈不苦?歲功聊可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歲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一年的時序
    指一年四季的運行規律或時間推移。例如《漢書·律曆志》提到“歲功成就”,強調時間積累對事物發展的影響。這一含義多用于古代文獻,體現自然與時間的關聯性。

  2. 一年農事的收獲
    特指農業在一年中的收成。如晉代陶淵明詩句“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以及《潛夫論》中“竟亡一歲功,則天下獨有受其饑者”,均強調農事成果對社會的重要性。


二、用法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其核心關聯“時間”與“農業”,反映古代以農為本的社會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歲功的意思

《歲功》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既可以指年歲的成就和功績,也可以表示歲月的累積和人生的品質。歲功是指一個人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積累後所獲得的成就和功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歲功》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禾”部,右邊是“工”部。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歲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我們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寫法。而繁體字“歲功”常用于繁體字地區,如台灣、香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歲功的“禾”部被寫作“禾言旬”,“工”部被寫作“工忄廾”,整個詞形則為“禾言旬工忄廾”。

例句

他憑借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取得了不少歲功。

組詞

歲功的相關詞彙有:歲月、年華、成績、功勳、業績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歲功的近義詞有:年功、年華、年份;反義詞可以是:歲過、功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