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算袋的意思、算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算袋的解釋

亦作“ 算帒 ”。舊時百官貯放筆硯等的袋子。《資治通鑒·唐則天後神功元年》:“賜以緋算袋。” 胡三省 注:“ 唐 初職事官,三品以上賜金裝刀、礪石,一品以下則有手巾、算袋。 開元 以後,百官朔望朝參,外官衙日,則佩算袋,各隨其所服之色,餘日則否。”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卷一:“腰帶乃是九環十三環帶也……環以佩魚龜算帒等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算袋"是古代中國特有的隨身儲物器具,其核心功能為收納計算工具與文書用品。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專指官員系于腰間的皮質囊袋,内置算籌、筆墨及文書。《辭源》補充說明其形制為"長方帛囊,綴帶懸腰",宋代發展為雙層結構,上層置算籌,下層裝印鑒。

從制度沿革考察,《新唐書·輿服志》明确記載七品以上官員須佩挂算袋,其材質按品級區分:三品以上飾金玉,五品以上用銀,七品以上配鍮石。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畫中,可見唐代官員腰間懸挂的算袋實物形象,與文獻記載的"垂于右腰"佩戴方式相互印證。

該器具的演變軌迹顯示:漢代稱"書囊",魏晉時期出現皮質改良,盛唐形成标準形制,至明代被"笏闆囊"取代。其曆史價值在于見證了中國古代計算工具制度化的發展過程,現存故宮博物院藏明代象牙算籌套裝,仍保留着配套的織錦算袋。

網絡擴展解釋

“算袋”是古代中國官員用于存放隨身物品的專用袋子,其含義和用途可綜合以下要點說明:

1.基本定義

2.曆史與制度

3.文化關聯

4.相關詞彙

算袋是古代官員身份與職務的象征,兼具實用與禮儀功能,其形制和使用規範隨朝代演變。如需進一步考證細節,可查閱《資治通鑒》《夢溪筆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裌白拉百煉成鋼並駕齊驅不避艱險蒼秀場籍超然獨立趁夥打劫觸蠻當中得辛點辱動撣呃逆泛階騑駒鳳台曲腹心之患高精尖膏鑪管青規規默默貴職合語鴻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會喪竭誠鏡疤鯨甲靜言進據快人快性列榮裂眦掠美市恩彌年嗫嗫嚅嚅被褐蘋蘩錢貫千丈窮坑人萌柔腴三不知三鬣松神弦曲谂知時人受币私仇素絲童豎緼藉污渎五衢洿下獻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