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算籌的意思、算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算籌的解釋

舊時計算數目所用器物之一種,其制甚古,以竹木及厚紙等為之,上記數字,用以布算。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德清樹妖》:“林幹無巨細皆劈裂如算籌,堆積蔽地。” 明 袁宏道 《壽何孚可先生八十序》:“公弘雅博物君子也,喜為 邵 氏學,每出入,必以算籌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算籌是中國古代用于記數、計算的重要工具,其含義和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算籌是一種以竹、木、金屬等材料制成的細長小棍,長度約13-14厘米,直徑0.2-0.3厘米。它通過縱橫排列的方式表示數字,并用于數學運算,這種計算方式稱為“籌算”。

二、材質與形制

  1. 材質多樣:早期多為竹制,後期發展為木、獸骨、象牙、金屬等材質。
  2. 便攜設計:通常以約270根為一束,裝于布袋(算袋)中,可隨身攜帶。唐代曾規定官員必須配備算袋以提高決策科學性。

三、計數與運算規則

四、曆史意義

  1. 起源早: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記載(《老子》中提及“善數者不用籌策”)。
  2. 數學發展基礎:支持四則運算、開方等複雜計算,為《九章算術》等經典提供工具基礎。
  3. 文化影響:衍生了“籌劃”等引申義(如提到的比喻用法),但核心仍指向實際計算工具。

注: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數學原理或曆史演變,可參考《中國古代數學史》或博物館實物展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算籌是什麼意思

算籌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算"是動詞,意思是計算、推算。"籌"是名詞,意思是備用的或準備使用的工具或棍棒。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算"的部首是竹,拆分後有12個筆畫;"籌"的部首是⺆,拆分後有12個筆畫。

來源

算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它源自于古代人們在計算和推算時所使用的一種工具。古代的算籌是用竹子制成的,形狀類似于現代的計算尺或計算機,可以用來進行計算、推斷和預測。

繁體

算籌的繁體字是「算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算籌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和銘記的記載,有時候,"算"字在古代寫作「筭」或「筍」;"籌"字可能寫作「籒」或「⽕⼈⺆」。

例句

1. 他用算籌推算了房價的變動趨勢。

2. 這個問題需要一些時間來算籌。

3.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算籌,在做出決策之前進行全面的評估。

組詞

算術、算法、算賬、籌碼、籌備

近義詞

計算、推算、運算、估算、策劃

反義詞

估計、猜測、隨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