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立貌。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峯。”
“竦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书面语中,描述自然景观或具有类似形态的事物。例如:“山崖竦削,云雾缭绕其间。”
若需进一步探究该词在古诗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李商隐诗集》相关注解。
竦削(sǒng xuē)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汉字,它的拼音为sǒng xuē。该词的拆分部首是竖(shù)和刀(dāo),它的笔画数为8画。
竦削这个词来源于《左传·文公十五年》:“余不能竦削它已。”竦削的意思是提高、提升的意思。在这段话中,竦削的意思是指我不能进一步提高(或提升)它了。
在繁体字中,竦削的写法为躥削。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有些字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竦削的繁体字写法是其中的例子。
下面是竦削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他一直努力竦削自己的技能。
2. 她的成绩不断竦削,每次考试都有进步。
3.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竦削生产效率。
一些与竦削相关的组词有:
1. 竦起(sǒng qǐ):指抬起,使增高。
2. 削减(xuē jiǎn):指减少、缩小。
一些与竦削相关的近义词有:提高、增加、进步。
一些与竦削相关的反义词有:降低、减少、退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