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文的意思、頌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文的解釋

[panegyric] 頌揚性的演說或文章

詳細解釋

指四言有韻的頌體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诔碑》:“詳夫誄之為制,蓋選言録行,傳體而頌文,榮始而哀終。” 詹鍈 義證:“‘傳體而頌文’,即主體是叙事,但接近頌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頌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指贊美的文章或演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由“頌”(贊美)和“文”(文章)組合而成,字面意為“贊美的文章”,用于表達對人物、功績或事物的稱頌之情。例如古代對英雄、君王的功績記載,或對藝術作品的贊美。

  2. 文體與結構特點
    多指四言有韻的頌體文辭,語言莊重典雅,注重韻律感。如《詩經·大雅》中的《頌文》篇章,以四言句式叙述周王室的興衰,成為後世典範。

  3. 起源與發展
    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其中《關雎》篇章被稱為“頌文”的起源。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進一步分析其文體特征,認為其兼具叙事與頌揚功能。

  4. 使用場景
    傳統用于祭祀、慶典等正式場合,如史書中的帝王贊歌、碑文銘刻等。現代則延伸至表彰性演講、頒獎詞等。

  5. 現代應用示例
    如表彰社會傑出人物的頒獎詞、重要紀念活動的獻詞等,均屬于“頌文”的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頌文的意思

《頌文》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表達敬意和贊美的文章或樂章。它通常包含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贊美、歌頌或禮贊的語言表達。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頌文》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風(風字底端)和車(車字左上部分)。它的總共有11畫。

來源

《頌文》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關雎》:“二矣娈彼頌文。”其中的“頌文”指的是歌頌和歌謠。此後,《頌文》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指代贊美和稱頌特定事物的文字表達。

繁體

在繁體字中,《頌文》與簡體字保持一緻:“頌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頌文》的寫法略有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頌文》的古漢字寫法為:“頌文”。

例句

1. 他們寫了一篇《頌文》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 這首《頌文》歌頌了自然的奇妙與美麗。

組詞

頌贊、頌揚、頌詞、文頌、頌詠。

近義詞

贊美、稱頌、歌頌。

反義詞

批評、譴責、指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