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肅然贊歎。聳,通“ 竦 ”。《梁書·張充傳》:“ 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懷; 霸山 之氓,佇衣車而聳歎。”按,《南史》作“竦歎”。
“聳歎”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聳歎”指肅然贊歎,強調因敬佩或感慨而産生的莊重情感。其中“聳”通“竦”,意為肅敬、恭敬()。
該詞最早見于《梁書·張充傳》:“霸山之氓,佇衣車而聳歎”,《南史》中則寫作“竦歎”,二者含義相通()。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5)将其解釋為“驚訝感歎”,實為誤解。該詞核心在于“肅然起敬”而非單純驚訝,需結合古籍用例理解。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權威釋義()。
聳歎(sǒng tàn)是一個含有豐富情感色彩的詞彙,常用來表達驚訝、贊歎、疑惑等情緒。它拆分成了"耳"和"歎"兩個部首,分别有四和三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在繁體中,聳歎的寫法為"聳嘆",并保留了對應的繁體字形。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變體較多,例如:"慫"、"竦"、"悚"等,它們在字形上有所不同,但詞義相同或相近。
以下是一些例句使用聳歎:
1. 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不禁聳歎一聲。
2. 走進這座古老的廟宇,我不禁為古人的智慧而聳歎。
3. 他看到那棟高樓時,不由得感到聳歎萬分。
除了聳歎,還有一些與其相關或相似的詞彙:
組詞:聳立、驚歎、仰望
近義詞:驚歎、贊歎、仰慕
反義詞:淡定、平靜、無動于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