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喪的意思、送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喪的解釋

猶送殡。《禮記·曲禮上》:“送喪不由徑,送葬不辟塗潦。”《舊唐書·崔日用傳》:“吏民數百,皆縞服送喪。” 吳組缃 《山洪》十二:“看見一大批女人送喪樣的趕路,提着手爐,扛着包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送喪”是傳統喪葬禮儀中的重要環節,指護送逝者靈柩前往安葬地的過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送喪指親屬、親友跟隨喪家隊伍,護送靈柩至墓地。這一行為體現了對逝者的最後敬意,常見于古代文獻如《禮記·曲禮上》和《舊唐書》。

  2. 禮儀流程
    根據傳統習俗,送喪始于起棺發引,終于靈柩入土。送喪隊伍需遵循固定路線,途中可能伴有路奠、摔盆等儀式,最終在墓地完成下葬。

  3. 文化意義

    • 情感表達:通過護送靈柩表達哀思,如《水浒傳》描述的史家莊集體送喪場景。
    • 禮儀規範:古稱“執绋”,即執拉靈車繩索或系喪服布帶,象征對逝者的尊重。
  4. 近義詞辨析

    • 送殡/送葬:與“送喪”同義,均指護送靈柩至墓地。
    • 執绋:更強調古代禮儀中拉靈車的具體動作。
  5. 現代簡化
    當代喪禮中,送喪環節常簡化為親友隨車護送骨灰至墓地或紀念堂,但仍保留集體哀悼的核心意義。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地區的送喪習俗差異,可參考地方志或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喪

送喪是指送行或送葬的意思。下面将從多個方面解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送喪的拆分部首是“辶”和“殳”,其中“辶”表示“走的意思”,“殳”表示“兵器”的意思。送喪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送喪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隱公三年》:“昴犆不敢夜送君喪。”此處的“送君喪”指的是送葬。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一般指代送别、送行或送葬的意思。

繁體

送喪的繁體字為「送喪」,和簡體字寫法相比,隻是在「喪」字上加了一個「喪」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送喪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玉篇》中,送寫作「喝」,喪寫作「傷」。

例句

1. 他們全家都來送喪,表達了對逝者的深深懷念。

2. 在喪期結束時,親友們紛紛前來送喪,為遺體安葬最後祝福。

組詞

送喪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送行:送别出行的意思。

2. 送葬:為逝者送至墓地并進行葬禮的意思。

近義詞

送喪的近義詞一般包括:送别、給予最後的告别。

反義詞

送喪的反義詞一般包括:歡迎、迎接。

通過以上的解析,我們了解了送喪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