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節的意思、松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節的解釋

松樹的節心,富油脂,古時常用以照明,又可入藥。《南史·隱逸傳上·顧歡》:“ 歡 貧無以受業,於舍壁後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燃松節讀書。” 唐 元結 《說洄溪招退者》詩:“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猶聞松節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松》:“松節,松之骨也,質堅氣勁,久亦不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松節(sōng jié)指松科植物莖幹上的結節部位,特指其幹燥後形成的瘤狀或分枝處膨大部分。在傳統中藥學中,松節指松樹(如油松、馬尾松等)枝幹上含有油脂的節疤,經幹燥後入藥,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漢語詞典釋義與來源

  1. 《本草綱目》釋義

    李時珍記載:“松節,松之骨也……治風蛀牙痛,煎水含漱;治風痹腳氣,煎湯淋洗。” 強調其祛風通絡之效,屬經典藥物分類中的“祛風濕藥”。

    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典籍數據庫(鍊接

  2. 《中華本草》現代釋義

    定義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或馬尾松(P. massoniana)枝幹的結節”,性味苦溫,歸肝、腎經,主治關節疼痛、跌打瘀腫。

    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纂委員會(鍊接

  3. 《中藥大辭典》補充

    提及松節含揮發油、樹脂及纖維素,藥理實驗證實其具有抗炎鎮痛作用,臨床用于風濕性關節炎及外傷腫痛。

    來源: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藥大辭典》(鍊接


權威性說明

以上釋義綜合曆代藥典及現代藥學研究成果,由國家級中醫藥機構及專業出版社發布,内容符合學術規範與行業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松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松節指松樹的枝幹結節或富含油脂的節心部分。古代常用于照明燃料,如《南史》記載顧歡“燃松節讀書”。松科植物如油松、馬尾松的結節均可入藥,表面呈黃棕色至紅棕色,質地堅硬。

二、藥用價值

  1. 性味歸經:苦、溫,歸肝、腎經
  2. 主要功效:祛風濕、通絡止痛,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現代研究顯示其含松香、揮發油等抗炎成分
  3. 臨床應用:常配伍羌活、獨活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或外敷緩解瘀血腫痛

三、文化引申

《查字典》提及“松節”作為成語,比喻人如松樹般堅守節操,形容品德高尚不為名利所動。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見于文學修辭。


注:藥用需遵醫囑,古籍記載的照明用途已隨時代發展被替代。具體藥材形态可參考的性狀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百城瘢疣逋貸不雙長入臣子帝纮訂閱哆羅呢獨善吾身鄂君舟二元制膚受甘蠅供鮮關豫漢家合祀荒憬渾沌混混噩噩賈兒奸法蔣月泉急不擇言驚哀驚散箕山挂瓢疾作陖陗遽委寬慰頍纓枯損浪宕令王鸾歌鳳舞亂忙漉池論争沐熏念戀磐牙謙持青氈欽诏三風折杖失傳世俗手模疏絶私當他他藉藉通博通天台偷托推排文摘吳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