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弦樂器和管樂器(箫笛等)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禮記·樂記》
(2) [music]∶泛指音樂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弦樂器與竹管樂器之總稱。亦泛指音樂。《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商君書·畫策》:“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唐 韋應物 《金谷園歌》:“ 洛陽 陌上人廻首,絲竹飄颻入青天。” 明 李贽 《哭懷林》詩:“交情生死天來大,絲竹安能寫此中!” 葉聖陶 《倪煥之》十:“這時候,前街的鑼鼓聲和人聲一陣陣地沸揚起來,中間碎亂地夾雜着絲竹的吹彈。”
“絲竹”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見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詳細解析:
“絲竹”是弦樂器和竹制管樂器的合稱。其中:
古人認為絲竹之聲具有“平和正氣”的教化作用,如《禮記》提到“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而《閑情偶寄》中強調絲竹對陶冶情操的價值。
示例用法:
“洞庭山浮于水上……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
“崂山道家音樂彙集宮廷絲竹樂”
如需更全面的曆史發展或樂器分類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
絲竹(sī zh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絲"是由三個筆畫組成,而"竹"則由六個筆畫組成。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用法是指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在古代音樂中,"絲"代表着絲弦樂器,如琴瑟,"竹"則代表竹管樂器,如笛子、箫等。
在繁體字中,"絲"的形态與簡體相同,而"竹"的形态則稍有差異,上部分多出一橫,形象地表達了竹子的特征。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絲"的舊寫法為絲,而"竹"的舊寫法為竺。這些舊字形在今天已經較少使用了。
下面是一些關于"絲竹"的例句:
1. 她對于絲竹樂器非常有研究。
2. 他擅長演奏絲竹樂器,深受觀衆喜愛。
相關的詞語組合可以包括:
1. 絲綢:指用蠶絲紡織而成的細軟紡織品。
2. 竹笛:指以竹子制作的一種吹奏樂器。
3. 絲弦:指樂器上使用的弦線,通常用絲制成。
與"絲竹"有類似意義的詞語包括:
1. 樂器:泛指各種可用于演奏音樂的器具。
2. 音樂:通過聲音的演奏和組合而形成的藝術形式。
與"絲竹"相反意義的詞語為:
1. 石鑼:指由石頭制作而成的鑼。
2. 木鼓:指由木材制作而成的鼓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