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遊的意思、四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遊的解釋

亦作“ 四遊 ”。1.古人認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别向東、南、西、北四極移動,稱“四遊”。《禮記·月令》題解 孔穎達 疏引 漢 鄭玄 注“考靈耀”雲:“地與星辰俱有四遊升降。四遊者,自立春地與星辰西遊,春分西遊之極。地雖西極,升降正中,從此漸漸而東,至春末復正。自立夏之後北遊,夏至北遊之極。地則升降極下,至夏季復正。立秋之後東遊,秋分東遊之極。地則升降正中,至秋季復正。立冬之後南遊,冬至南遊之極。地則升降極上,冬季復正。此是地及星辰四遊之義也。”

(2).指四季,四時。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悲夫四遊之代序,六龍騖而不息。”

(3).即四極。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宋書·顔延之傳》:“渾四遊而斡五緯,天道弘也。” 清 錢謙益 《效歐陽詹玩月》詩:“金波穆穆映八表,天門蕩蕩開四遊。”參見“ 四極 ”。


見“ 四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遊"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冷僻的詞彙,其釋義主要包含兩個維度的解釋:

一、天文學概念 源自《周髀算經》的天文觀測體系,指古人認知中太陽在黃道上的周年視運動軌迹。具體指冬至日行北方七千裡,夏至日行南方七千裡,春分秋分時行中衡(赤道)的規律性運動,這種天文現象被稱作"四遊"《中國天文學史》。

二、古代禮制術語 《大戴禮記·虞戴德》記載,古代帝王按季節巡狩四方的制度,即"春東遊、夏南遊、秋西遊、冬北遊",合稱四遊。這種制度與"巡狩""述職"等禮制相關聯,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十三經辭典》。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辭海》(第七版)中均未單獨列目,其釋義主要散見于古代典籍注疏及專業研究著作。建議具體使用時結合上下文語境,參照《漢語大詞典》"四遊"條目下的古注釋義《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四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作具體解釋:

1.古代天文概念

古人認為大地和星辰在四季中會分别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移動,稱為“四遊”(或“四遊”)。

2.四季的别稱

“四遊”也被用來代指四季輪轉,如南朝謝朓《酬德賦》中“四遊之代序”即指四季更替。

3.日月運行的極限

在更廣泛的天文認知中,“四遊”還指日月運行到四方的最遠點(即“四極”)。例如《宋書》提到“渾四遊而斡五緯”,清代錢謙益的詩句“天門蕩蕩開四遊”均與此相關。

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天文理論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禮記》《考靈曜》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4)。

别人正在浏覽...

不杖期財擇岑春煊摻合褫身沖泥串門子垂亡道殺導揚點焊典身賣命斷篷附衆構隟國立泓宏奬學金淨意緊行無好步計士可靠空間探索廓爾來人老牌列位六出花柳含煙絡漠麓薮率實沒脊骨棉蕾靡敝彌兵牛屋棄天虬床區寰榮美入井三品院尚古善與人交審改韘觿市店事會誓墓受粉受制于人甩車訴怨投袂頑鈍文告狹廬纖隱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