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兇的意思、四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兇的解釋

同“ 四兇 ”。 唐 韓愈 《賀皇帝即位表》:“舉用俊乂,流竄奸邪,雖 虞 舜 之去四兇、舉十六相,不能過也。” 唐 羅隱 《湘妃廟》詩:“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相傳為 堯 舜 時代四個惡名昭彰的部族首領。《左傳·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堯 ,賓于四門,流四兇族 渾敦 、 窮奇 、 檮杌 、 饕餮 ,投諸四裔,以禦魑魅。是以 堯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書·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 (州),放 驩兜 于 崇山 ,竄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 宋 蔡沉 集傳:“《春秋傳》所記四兇之名與此不同,説者以 窮奇 為 共工 , 渾敦 為 驩兜 , 饕餮 為 三苗 , 檮杌 為 鯀 ,不知其果然否也。”後世多用以比喻兇狠貪婪的朝臣。 晉 葛洪 《抱樸子·百裡》:“若秉國之鈞,出納王命者,審 良 樂 之顧眄,不令跛蹇廁騏騄……則何患庶績之不康,何憂四兇之不退!”《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元凱在下,雖微必舉;四兇在朝,雖強必誅。”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一》:“ 元伯和 、 李騰 、 騰 弟 淮 、 王縉 ,時人謂之‘四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兇"是中國古代神話與曆史文獻中記載的四個兇惡人物或神獸組合,其内涵隨時代發展産生流變。根據《漢語大詞典》和《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的權威解釋,該詞包含以下核心釋義:

一、原始出處與早期形态 最早見于《尚書·舜典》,記載舜帝流放四兇族:"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此處的四兇指四個兇頑部落的首領,具有曆史與神話交融的特征。漢代孔安國注疏強調其"皆服兇德",體現上古先民對道德秩序的重視。

二、人格化定型過程 至《左傳·文公十八年》完成人格轉化,明确四兇為:

  1. 渾敦(即驩兜)——對應混沌之神
  2. 窮奇——食人猛獸的拟人化
  3. 梼杌——頑固兇暴的象征
  4. 饕餮——貪食無度的化身 《史記·五帝本紀》裴骃集解引賈逵注,将此形象系統化,賦予各自明确的惡行特征。

三、文化象征的演變

  1. 先秦時期作為政治警示符號,如《莊子·在宥》借四兇諷喻暴政
  2. 漢代谶緯學說将其與天文災異相關聯,《淮南子》高誘注稱其"惡星名"
  3. 明清時期演變為民俗辟邪圖案,故宮博物院藏清宮舊藏中可見相關紋飾

四、現代學術解讀 據《中國神話哲學》研究,四兇實質反映上古部落戰争記憶,其動物特征體現圖騰崇拜遺存。考古發現中的商周青銅器饕餮紋,印證了神話意象向藝術符號的轉化過程。

(注:實際引用來源應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版、《左傳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權威出版物,此處依要求隱去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四兇”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重要概念,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曆史傳說中的四大惡人

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和《史記》記載,四兇指堯舜時期被流放的四個兇惡部族首領,舜帝将他們驅逐以安定天下。具體包括:

  1. 渾敦(混沌):帝鴻氏之子,象征是非不分,包庇罪惡。
  2. 窮奇:少皞氏之子,代表颠倒是非、助惡欺善。
  3. 梼杌:颛顼氏之子,性格頑固兇暴。
  4. 饕餮:缙雲氏之子,貪婪無度,貪食貪財。

二、神話中的四大兇獸

後世将四兇神化為怪獸,常出現在文學作品和神話中:

文化意義


注:若需查看完整文獻原文或更多細節,可參考《左傳》《史記》等典籍,或訪問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對應搜索結果、8、11)。

别人正在浏覽...

半上日晝悲鄰笛躃步撥動纏商重裘傳郵穿針走線聰鑒繁詭逢蒙富而好禮臯薮共同語言龜毛兔角孤莺海隝還醒懷仁回合誨諄交址借重禁匾津寄摳搜儈父嬾嬾勞擾連日帶夜林居漏目驢券眉毛胡子一把抓内廳鲇溜排叉兒片帆破笑仆仆道途蘧廬屈指可數肉飛飒纚瑟索山眉燒頭沈樓耍賴皮死國瑣闼洮盥天外挺胸突肚通電通替棺肖化徙處寫影心煩慮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