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箴的意思、司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箴的解釋

職掌規谏、勸誡。《文選·張華<女史箴>》:“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李善 注引 毛萇 《詩傳》:“古者後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女史不記其過,其罪殺。”《晉書·李充傳》:“室有善言,應在千裡,況乎行止復禮克己。風人司箴,敬貽君子。”《舊唐書·李義府傳》:“勉之又勉,光茲守器。下臣司箴,敢告近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司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釋

“司箴”指職掌規谏、勸誡的職責,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特定官職或職能。例如《文選·張華<女史箴>》提到“女史司箴,敢告庶姬”,表明女史官負責對後宮妃嫔進行規勸。

二、詞素結構

三、曆史出處與演變

  1. 起源:最早見于《詩經》相關注釋,如毛苌《詩傳》提到周代後妃制度中“女史彤管之法”,若女史不記錄過失則會被治罪。
  2. 發展:晉代李充《晉書》中“風人司箴,敬贻君子”,唐代《舊唐書》中“下臣司箴,敢告近侍”,均延續了規谏職能的表述。
  3. 文體關聯:作為文體,“箴”常以四言韻文形式出現,如《虞箴》《百官箴》等,内容多為勸誡君王或官員。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職官制度、文體發展或引用典籍時仍可能涉及。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查閱《文選》《晉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箴》的意思

《司箴》是一個漢字,代表着“審定判決”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司箴》分為兩個部首,左邊是“司”部首,右邊是“箴”部首。

它總共由17個筆畫組成,其中“司”部首有5個筆畫,“箴”部首有12個筆畫。

來源

《司箴》的源自于古代的文獻,最早見于《詩經·大雅·嶽麓》:“司箴舉爾,言猶且替。”在古代,司箴是指負責審判司法的人員。

繁體

《司箴》的繁體字為「司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司箴的寫法稍有不同。例如,司字的寫法常使用「令」字在上方,箴字的寫法常使用「竹」字在中間。

例句

1. 他被指派為這起案件的司箴,在法庭上做出了公正的判決。

2. 作為一名司箴,他的職責是審理并做出公正的判決。

組詞

1. 司法:指與司箴相關的法律和法律程式。

2. 司法系統:指負責司箴工作的整體機構。

近義詞

審判、判決、斷案

反義詞

被告、被告人、犯罪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