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祀竈的意思、祀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祀竈的解釋

祭祀竈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竈多在夏月。《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竈,祭先肺。” 鄭玄 注:“竈在廟門外之東。祀竈之禮,先席於門之奧,東面設主于竈陘。”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夏求雨,令縣邑以水日家人祀竈。” 宋 範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詩序:“臘月二十四夜祀竈,其説謂竈神翌日朝天,白一歲事,故前期禱之。”參見“ 祀竈日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祀竈是中國傳統祭祀習俗,又稱“祭竈”或“送竈”,主要指民間祭祀竈神的活動。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祀竈是古代“五祀”之一(五祀指祭祀門、戶、井、竈、中霤五種家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其核心是向竈神祈福,祈求家庭平安、吉祥如意。

二、時間演變

三、儀式與象征

  1. 供品與活動:供奉竈糖(寓意讓竈神“嘴甜”)、焚化紙馬竈疏(象征送竈神升天)、食糯米飯等。
  2. 禁忌:民間有“女不祭竈”之說,通常由男性主持儀式。
  3. 文化寓意:竈神被視為“一家之主”,送竈時人們相信竈神會向玉帝彙報家庭善惡,故通過祭祀祈求其美言,寄托對來年順遂的期盼。

四、文獻依據

《禮記·月令》《春秋繁露》等古籍均記載了祀竈的禮制,宋代範成大《臘月村田樂府》更詳細描述了相關民俗。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儀式流程或地區差異,可參考《禮記》注疏及地方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祀竈:詞義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祀竈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sì zào。祀指祭祀、祈禱的意思,竈指竈台、竈神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對竈神進行祭祀、供奉的儀式,也指廚房裡的竈位。該詞的拆分部首是示和火,示表示靈異之意,火為主要的意符。其筆畫數為10畫。

祀竈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祀竈一詞始見于《禹貢诰》:“大小杖,百祀竈。”這裡的“百祀竈”是指百姓每年要進行一次的祭祀活動。古代祀竈的時間通常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在祭祀儀式上,會燃起大火,供奉五谷、牲畜等物,以示感恩之意。

祀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祀竈」,「竈」是日本發音,指竈具、竈台的意思。該字雖然形狀上有所變化,但其詞義和祀竈相同,都指祭竈、祀神之事。

古時候祀竈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祀竈的漢字寫法是「祀父」,「父」在這裡指代竈神。這種寫法突出了對竈神言禱、供奉父祖的願望,體現了對家庭神靈的尊敬和仰望之心。

祀竈的例句

1.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我們家都會進行一次祀竈儀式,以感謝竈神的庇佑。

2. 他虔誠地向祀竈場上的竈神磕了三個響頭。

祀竈的組詞和近義詞

組詞:祀竈堂、祀竈火、祀竈神、祀竈禮、祀竈香

近義詞:祭竈、供竈

祀竈的反義詞

祀竈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用不祀竈、不供竈來表達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