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顯的意思、四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顯的解釋

指 戰國 楚 屈原 , 西漢 賈誼 、 龔勝 , 三國 魏 嵇康 四位名士。《晉書·謝萬傳》:“﹝ 萬 ﹞工言論,善屬文,敍 漁父 、 屈原 、 季主 、 賈誼 、 楚老 、 龔勝 、 孫登 、 嵇康 四隱四顯為《八賢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顯”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四位曆史名士的組合,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四顯”指戰國時期楚國屈原、西漢賈誼與龔勝、三國時期魏國嵇康四位名士。他們以才華或氣節著稱,被并稱為“四顯”。

出處與背景

此詞最早見于《晉書·謝萬傳》,其中提到謝萬(東晉名士)曾撰寫《八賢論》,将“四顯”與“四隱”(漁父、季主、楚老、孫登)并列論述,形成對比。

人物簡析

  1.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以《離騷》聞名,因忠谏被貶,投江自盡。
  2.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因政治主張未得重用。
  3. 龔勝:西漢末名臣,以清廉剛直聞名,拒絕與王莽政權合作,絕食而亡。
  4. 嵇康:三國時期思想家,“竹林七賢”之一,因得罪司馬昭被殺,臨刑前彈奏《廣陵散》。

用法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強調四位人物的顯達與悲壯命運。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籍注解或相關學術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人物生平或《八賢論》内容,可參考《晉書》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顯

四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四”和“顯”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字的部首是“囗”,總共由5個筆畫組成。而“顯”字的部首是“日”,總共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四顯”一詞的來源比較廣泛,可以指:表現出來的事物都是真實的、明顯的四種表達方式,也可特指佛教中的“四顯法門”。在佛教中,“四顯法門”指的是證悟的途徑和方法。

繁體

繁體中文中,“四顯”一詞的寫法和簡體中文中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較為複雜,而“四顯”這個詞在古代的用法可能與現代不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考證。

例句

1. 他的才華四顯,無論是寫作還是繪畫都是出色的。

2. 通過這個講座,他四顯出他的見解和智慧。

3. 佛法有着不同的傳授方式,其中包括“四顯法門”。

組詞

四度顯化、顯同生異、顯現、全面顯露等。

近義詞

表現、展現、彰顯、昭示等。

反義詞

隱藏、掩蓋、遮蔽、模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