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策書的意思、策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策書的解釋

(1).指古代常用以記錄史實的簡冊。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 仲尼 因 魯 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僞而志其典禮。”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 寧殖 出君,而卒自憂名在策書。” 宋 司馬光 《<呂獻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譏著之策書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誠哉是言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記·百國春秋》:“蓋古史官簡書、策書之分,策書詳其細目,如 墨子 之所稱, 左氏 據以作傳者是也;簡書舉其大綱,如《汲冢竹書》之體, 孔子 所據以作經者也。”

(2).指古代書寫帝王任免官員等命令的簡策。《漢書·龔勝傳》:“自 昭帝 時, 涿郡 韓福 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歸。” 漢 蔡邕 《獨斷》卷上:“其( 漢 天子)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南史·褚裕之傳》:“即事緣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書,用申隆寄。” 宋 蘇洵 《任相》:“相不勝任,策書至而布衣出府,免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策書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形制、功能及曆史演變角度綜合闡釋:


一、核心定義與字源

策(古作“冊”):


二、形制與功能特征

  1. 載體形式

    以竹簡或木牍編連成冊,長度、編繩數量象征等級。如漢代策書分“長策”(二尺)與“短策”(一尺),分别用于重大封賞與普通诏令(《漢制度》)。

  2. 内容分類
    • 封策:帝王對諸侯、功臣的封爵敕命(如《史記·三王世家》載漢武帝封皇子策文)。
    • 敕策:頒布政令、賞罰的官方文件(《文心雕龍·诏策》)。
    • 對策:臣子應答君主咨詢的文書(如董仲舒《舉賢良對策》)。
  3. 儀式屬性

    策書頒布常伴隨隆重典禮,如漢代封侯需“讀策”并授印绶(《獨斷》)。


三、曆史演變與文獻例證


四、現代語義延伸

在當代漢語中,“策書”的古義雖罕用,但衍生出:


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4. 蔡邕《獨斷》(《四庫全書》本)
  5.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文心雕龍譯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策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策略性文書 指為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标而撰寫的策略方案集合,常見于軍事、政治、經濟領域。其特點包括:

  1. 内容涵蓋問題分析、可行方案和實施步驟,體現智慧結晶()。
  2. 詞源結構上,“策”為動詞指拟定計策,“書”為名詞指成文典籍()。

二、古代簡冊文書

  1. 史實記錄:如晉代杜預提到孔子依據魯國史官“策書”編纂《春秋》,這類簡冊用于記載典章制度和曆史事件()。
  2. 帝王敕令:漢代用于書寫官員任免等政令,如《漢書》記載帝王通過策書賞賜官員()。

其他補充:

别人正在浏覽...

逼限朝拱朝昏翠碧到位迵迵對言吠陀肥鮮富鈎高竦革鞮跟上官商漢易涵泳鶴上人淮陰平楚讙舉花腮箭萌積處景夕九鎖開芭阃威囒噸斂斂連展禮敬綟绶立朝夕龍鳳舸龍鳳錢秾福钕玻璃飄翩箝擊親攬犬馬戀桑秧澀苦山堌盛宴難再石磬侍射隨雞逐狗壇壝鐵礬土夗專吻螭聞聲五方先典先頭小鬥效矉笑忻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