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術的意思、四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術的解釋

(1).詩、書、禮、樂四種經術。《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宋書·文帝紀》:“故詔以三德,崇以四術,用能納諸義方,緻之軌度。”《通典·選舉一》:“詩、書、禮、樂,謂之四術。四術既修,九年大成。”

(2).治國的四種方法。《屍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一曰忠愛,二曰無私,三曰用賢,四曰度量。”一說指忠愛、無私、用賢、簡能。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治道·四術》。

(3).指四方的通道。《文選·左思<詠史>詩之四》:“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李善 注引《廣雅》:“術,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術”的漢語詞典釋義

“四術”是中國古代經學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指儒家教授的四門經典學問,即:

  1. 《詩》(《詩經》)
  2. 《書》(《尚書》)
  3. 《禮》(《儀禮》或泛指禮制)
  4. 《樂》(《樂經》,後佚失)

出處與演變

“四術”最早見于《禮記·王制》,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 此處的“四術”明确指向四部儒家經典,是周代貴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漢代以後,因《樂經》失傳,部分文獻将“四術”調整為《詩》《書》《禮》《春秋》,但傳統釋義仍以《禮記》為準。

引申義

在治國範疇,“四術”亦指四種治國方法。如《管子·牧民》提出“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後世部分注疏将其與“四術”的治國功能相聯繫,強調道德教化與制度結合。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789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管子校注》黎翔鳳撰,中華書局。

(注:因古籍原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四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一、詩、書、禮、樂四種經術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源自古代儒家教育體系。《禮記·王制》記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 具體指:


二、治國的四種方法

出自《屍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一曰忠愛,二曰無私,三曰用賢,四曰度量。”
另有宋代王應麟《小學绀珠》補充為“忠愛、無私、用賢、簡能”,強調治國需兼顧德行與能力。


三、四方的通道

此義較少見,見于《文選·左思〈詠史〉詩》:“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此處“四術”指城市中通向四方的大道。


其他引申含義

現代語境中,“四術”偶被借用指代特定領域的方法,如計劃生育中的“四項手術”(結紮、引産、流産、節育器操作),但屬于非傳統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屍子》等古籍,或權威辭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抱膺備知璧羽不堪七村婆當成道徑滌溉發科打趣放肆風容各别世人格量官廪貴驿海扇虹光偟暇火稻簡點将衞矯複淨利給事中祭醊谲數爛輝輝量檢露地白牛路澀懞漢俛仰谟訓牡麻沐胥破顔一笑钤決清冠券直仍耗镕鑄軟硬木杓秉沈埃獸睡祀孤死骨更肉四時之氣崧高堂姨探伺跳牆蓦圈挺撞通谙偷苟問遂向天而唾小孩子謝候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