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史的意思、司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史的解釋

主持史書的修撰工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張衡 司史,而惑同 遷 固 , 元帝 王後,欲為立紀,謬亦甚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司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曆史文獻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司史”指主持史書的修撰工作,強調對曆史編纂的職責。該詞由“司”(主持、掌管)和“史”(史書、曆史記載)組合而成。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史傳》:“張衡司史,而惑同遷固,元帝王後,欲為立紀,謬亦甚矣。”此處批評張衡在修史時混淆了司馬遷、班固的體例規範。

  2. 語境分析
    在古代,“司史”并非固定官職名稱,而是描述一種職能,即負責統籌、編撰史書。例如,張衡可能因學識淵博被委以此任。


三、字義拆解

含義 擴展解釋
主持、掌管 如“司職”“司儀”
曆史、史官 古代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修史制度,可參考《文心雕龍》或《漢書·藝文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史

《司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司(sī)和史(shǐ)。

部首拆分:

司:從“丨”和“口”兩個部分構成,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專事巫祝事”的意思。

史:從“口”和“士”兩個部分組成,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掌管記載曆史的官吏”的意思。

來源:

《司史》一詞來源于古代官制,古時的中國朝廷設有不同的官職來管理國家的事務,其中司史即是其中一種。司史的職責是負責記錄和整理國家的曆史資料和文書,以便後人參考和研究。

繁體字:

《司史》的繁體字為「司史」,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司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丨”部分的豎線更長。另外,史的字形也有細微差别,整體而言,古代漢字的字形更加簡潔而筆畫較少。

例句:

1. 曆史學家是司史的繼承者,他們負責研究和記錄過去的事件。

2. 楊先生是我國的一位著名司史,他的著作被廣泛用于教育和研究領域。

組詞:

司令、司法、史料、史學等。

近義詞:

記史、掌史、書史等。

反義詞:

曆史、曆史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