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饑息勞的意思、食饑息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饑息勞的解釋

謂使飢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墨子·天志中》:“内有以食飢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饑息勞”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使饑餓的人得到食物,讓疲勞的人獲得休息,體現對民生疾苦的關懷。該詞由“食饑”(供給食物解除饑餓)和“息勞”(讓勞累者休養)兩部分構成,屬聯合式結構。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墨子·天志中》:“内有以食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強調統治者應通過保障民衆基本需求來維護社會秩序。

三、讀音與用法

四、注意事項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該詞有“滿足現狀後停止努力”的引申義,但此解釋未見于主流典籍,建議以《墨子》原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如“解衣推食”)或例句,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國學大師]()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饑息勞的意思

《食饑息勞》是一個成語,意為吃飯解餓,休息工作。表示人們應當在吃飯休息之後,恢複精力,以便更好地進行工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食饑息勞》的拆分部首為“饣”和“力”,其中“饣”表示與食物相關,而“力”則表示力量、勞動。整個成語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食饑息勞》最早出自于《孟子·滕文公上》,是孟子說的一句話,後來被引用為成語。

繁體

《食饑息勞》的繁體字為「食飢息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饣”的寫法為「飠」,漢字“勞”的寫法為「勞」。

例句

他工作了一整天,終于可以回家休息,真是時候食饑息勞了。

組詞

食不果腹、勞心苦思、勞動、勤勞

近義詞

吃飯休息

反義詞

勞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