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官的意思、食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官的解釋

(1).靠官府所給的糧食而生活。《國語·晉語四》:“工商食官。” 韋昭 注:“食官,官稟之。”

(2).謂侵害官府,貪污。食,通“ 蝕 ”。 宋 梅堯臣 《許發運待制見過夜話》詩:“擾民可以奪,食官可以竄。”

掌管飲食的官。《周禮·天官·序官》“膳夫上士二人” 漢 鄭玄 注:“膳夫,食官之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官職(掌管飲食)

指宮廷中負責帝王飲食、祭祀及宴會的官員,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時期,周代設置最為完備。例如:


二、靠官府供給為生

指特定群體依賴官方糧食維持生計,如《國語·晉語四》記載:“工商食官”,即手工業者與商人由官府供養(、)。


三、通假“蝕官”(貪污侵害官府)

“食”通“蝕”,表侵蝕、貪污。例如宋代梅堯臣詩句“食官可以竄”,暗指官員貪腐(、、)。


四、現代引申義(成語)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官員貪圖享樂、占公家便宜(),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需結合語境判斷。


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古代多指官職或制度,後衍生出負面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國語》《周禮》等典籍原文(綜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官

食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吃飯的官員。它的拆分部首是“食”和“官”,這兩個部首分别代表了食物和行政官員。

食官的拼音是“shí guān”,其中,“shí”的聲調是第三聲,“guān”的聲調是第四聲。這個詞在漢字中的筆畫數是11畫。

食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官員執掌一方行政、司法、軍事等事務,食官則是負責財政和糧食管理的官員。他們負責監督國家的糧食生産、儲備和分配,保證人民的食品供應。

在繁體中文中,食官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部分古代文獻中,食官的表示形式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

例句:

1. 他畢業後成為一名食官,負責糧食儲備和分配。

2. 食官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職位,關乎着人民的吃飯問題。

3. 食官們需要密切關注農田的生産情況,确保糧食供應。

組詞:

1. 食堂

2. 食品

3. 官員

4. 行政

5. 糧食

近義詞:

廚官、餐官

反義詞:

客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