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嗣産的意思、嗣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嗣産的解釋

1.《左傳·襄公三十年》:“我有子弟, 子産 誨之。我有田疇, 子産 殖之。 子産 而死,誰其嗣之?” 杜預 注:“嗣,續也。”後因以“嗣産”為官吏能繼承前賢事業的頌詞。 元 袁桷 《播州宣撫楊資德》詩:“客有依 劉 感,人傳嗣 産 歌。”

2.承繼的財産。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若言出嗣降服,從未得過纖毫嗣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嗣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其核心含義需從“嗣”與“産(産)”的本義及組合來理解。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引用權威辭書來源:

  1. 字形結構與本義:

    • 嗣: 從冊從口,司聲。本義指繼承君位或宗祧。《說文解字·冊部》:“嗣,諸侯嗣國也。從冊從口,司聲。”段玉裁注:“引申為凡繼嗣之稱。”其核心含義是“繼承”、“接續”、“後代”。
    • 産(産): 繁體字,簡化字為“産”。從生,彥省聲。本義指人或動物生育、出生。《說文解字·生部》:“産,生也。從生,彥省聲。”引申指自然生長、出産、産業、財産等。
    • 嗣産: 作為複合詞,“嗣”修飾“産”,其字面意義可理解為“繼承而來的産業”或“(作為)繼承人的産業”。
  2. 核心詞義:

    • 指繼承的産業或財産。 這是“嗣産”最核心的含義。它特指由父祖輩傳下來,由子孫繼承的土地、房屋、財物等家業。《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在解釋“嗣”的相關複合詞(如“嗣業”)時,常包含此義項。
    • 引申指繼承家業的後嗣本身。 在特定語境下,“嗣産”也可指代繼承家業的子孫後代,強調其作為家族財産繼承人的身份。此用法相對少見,更側重于“嗣”的含義。
  3. 文獻用例與語境:

    •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涉及家族繼承、財産分割的語境。例如,在描述分家析産、遺囑繼承或家族糾紛時,可能會用到“嗣産”一詞,指代那些需要被繼承或正在被争奪的祖傳産業。
    • 由于其古語性質,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社會、法律、經濟或家族制度的曆史文獻或學術著作中。
  4. 現代理解與辨析:

    • 現代漢語中表達“繼承的財産”常用“遺産”、“祖産”、“繼承的産業”等詞彙。“嗣産”已成為一個曆史詞彙。
    • 需注意與曆史人物“子産”(春秋時期鄭國著名政治家公孫僑)區分。“子産”是專有名詞,與“嗣産”含義無關。

權威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豐富、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辭書之一,對古漢語詞彙的收錄和解釋尤為詳盡。可在其官方數據庫或授權平台查詢“嗣”、“産”及相關詞條(如“嗣業”),理解其構詞邏輯和含義。
  2.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著,中華書局出版(現代點校本)。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是理解“嗣”、“産”本義的最根本依據。
  3.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出版。該詞典專門收錄古代文獻中的常用詞和冷僻詞,提供古義、例證,是理解“嗣産”這類古語詞的重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嗣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ì chǎn”,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 頌揚繼承前賢事業的官吏
    源自《左傳·襄公三十年》的典故:子産(春秋時期鄭國政治家)去世後,時人感歎“誰其嗣之?”(誰能繼承他的事業?)。後世用“嗣産”比喻官員能延續前賢的功績,成為稱頌之詞。例如元代袁桷的詩句“人傳嗣産歌”即用此意。

  2. 指承繼的財産
    清代沈複在《浮生六記·坎坷記愁》中提到“嗣産”,指家族中通過過繼關系繼承的財産。文中強調“從未得過纖毫嗣産”,表明這類財産與血緣繼承不同,需通過特定禮法程式獲得。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俵解不覩事層陰稱列赤曆曆沖靜傳鼓炊玉純一不雜聰明智慧措手道寡稱孤諜士地支東闖西踱樊鄧樊檻風門格餌鈎環沽售海沸山裂寒怯鶴獨患禦謹密金葉表救命星僦錢阄題臘八面狼顧虎視了亮兩司撩蜂吃螫淩風流塵流星趕月每飯不忘氓獠民煩墨爾本末宦凝咽朋頭扁舟乘興彯彯遷于喬木取名屈柔傻樂善賈少間誓帶特表誤人子弟俠拜邪乎攜離攜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