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布衣的意思、四布衣的詳細解釋
四布衣的解釋
清 康熙 十七年舉博學鴻詞科,以籠絡士人,布衣 李因笃 、 朱彜尊 、 潘耒 、 嚴繩孫 皆舉授編修。見 朱彜尊 《承德郎嚴君墓志銘》。又 乾隆 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布衣 邵晉涵 、 餘集 、 周永年 三人授編修, 戴震 授庶吉士,監修《四庫全書》。皆有四布衣之稱。
詞語分解
- 四的解釋 四 ì 數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四君子
- 布衣的解釋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隻能穿麻布衣服 ∶平民百姓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闆》詳細解釋.布制的衣服。《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
網絡擴展解釋
“四布衣”一詞有兩種不同維度的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義演變來理解:
一、字面含義與引申義
- 原意:指古代四方而來的貧困百姓,因僅用四塊布料縫制衣物,故以“四布衣”形容極度貧困的狀态。
- 引申義:後泛指生活困苦、窮困潦倒的人,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對貧寒境遇的描寫。
二、曆史典故中的特定群體
清代兩朝曾以“四布衣”特指被朝廷破格提拔的平民學者:
- 康熙時期:李因笃、朱彜尊、潘耒、嚴繩孫四位布衣學者因博學鴻詞科被授編修職,見于朱彜尊《承德郎嚴君墓志銘》。
- 乾隆時期:邵晉涵、餘集、周永年、戴震四人參與《四庫全書》編纂,其中前三人授編修,戴震授庶吉士,合稱“四布衣”。
三、詞源與結構
- 詞源:源自古代階級制度,布衣本指未入仕的平民(因穿麻葛衣物,區别于貴族絲綢)。
- 結構:四字成語,簡潔凝練,兼具描述性與曆史典故屬性。
四、使用場景
- 描述貧困狀态時,可沿用字面含義;
- 提及清代文化史或學者群體時,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承德郎嚴君墓志銘》或《四庫全書》相關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布衣》的意思
《四布衣》指的是古代有下列四種不同材料制作的衣服,即「麻衣、葛衣、苧衣、黍衣」。這是古代貧困百姓常常穿的衣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布衣》的拆分部首是「衤」,總共6個筆畫。
來源
《四布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詩人杜甫的《七夕》一詩中。詩中寫道:“纖雲四季動芳叢,玉兔銜回共列峰。散碧眼前長淡蕩,星河川地會無窮。”其中,“玉兔”一詞指的就是嫦娥奔月的傳說,而“四布衣”則是與之對應的衣物。
繁體
繁體寫法為「四布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四布衣」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們分别為「四布衣」分開寫,而不是連在一起。
例句
1. 《紅樓夢》中,賈府中的一些仆役穿着樸素的四布衣。
2. 兒時的我家境貧寒,父母隻能給我做四布衣穿。
組詞
四衣、布衣、衣物、貧衣、陳衣、衣衫
近義詞
貧衣素餐、窮衣粝食、破衣爛衫
反義詞
華衣美食、錦衣玉食、富貴榮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