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宋书·谢晦传》:“至 安陆 延头 ,为戍主 光顺之 所执。 顺之 , 晦 故吏也。”《周书·卢辩传》:“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
“戍主”是古代军事职官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戍主指古代驻守某一军事据点的长官,主要负责边防或要地的镇守职责。该职位常见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属于中下级武官体系。
二、历史背景
职能层级 根据《周书·卢辩传》记载,戍主与「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同级,属于正六命官职,可见其地位相当于地方县级行政长官。
典型例证 《宋书·谢晦传》记载谢晦在安陆延头被戍主光顺之擒获,说明戍主具有实际军事指挥权。查字典引用的战例中,戍主需承担「婴城固守」等防御职责,印证其军事要塞指挥官身份。
三、职责特点 • 管辖范围:通常镇守边关要隘或战略据点 • 军事职能:组织防御、管理戍卒、应对突发战事 • 行政权限:部分戍主兼具地方治安管理职能
注:该官职在不同朝代的具体职级可能有所变化,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考证。
戍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守备军队的主官或指挥官。在军事上,戍主是负责指挥守备任务、企图挫败来袭敌人的军官。
戍主的拆分部首为戈和丶,它的总笔画数为8。
戍主这个词来自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戍主击电”这一段记载。繁体字为: 戍主。
在古时候,汉字戍主的写法可能稍有变化。具体演变过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 他是这个边塞戍军的戍主,负责保卫国土。
2. 作为一名戍主,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
戍事、戍边、戍卫、主帅、主将、军官、指挥官等。
近义词:守军、防守者、卫士。
反义词:进攻、攻方、被攻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