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好的資質。指體貌美。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有女獨處,婉然在牀;奇葩逸麗,淑質豔光。” 唐 呂岩 《贈劉方處士》詩:“韶年淑質曾非固,花面玉顔還作土。”
(2).美好的資質。指美善的品質。《後漢書·崔駰傳》:“應規矩之淑質兮,過 班 倕 而裁之。” 漢 趙岐 《<孟子>題辭》:“ 孟子 生有淑質。” 宋 陸遊 《夫人孫氏墓志銘》:“夫人幼有淑質。” 明 陳子龍 《升天行》之二:“明姿與淑質,千載無歡愁。”
“淑質”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體貌之美
指女性外貌的美麗與端莊,如漢代司馬相如在《美人賦》中描述的“奇葩逸麗,淑質豔光”,即贊美女子容貌與氣質的出衆。
美善的品質
強調内在品德的高尚,如善良、賢惠、溫婉等。《後漢書·崔駰傳》中“應規矩之淑質兮”便是對符合禮教規範的内在美德的稱頌。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女性“内外兼美”的理想化标準,需注意現代語境中可能帶有性别刻闆印象,使用時可結合具體情境靈活調整。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文獻。
《淑質》是一個含有豐富内涵的詞語,它通常用來形容女性的優雅、和善、賢良的品質。這個詞語充滿了對女性高尚品德的贊美和褒獎。
《淑質》的拆分部首為水(氵)和貝(貝)兩個部首。它共有12個筆畫。
《淑質》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見于《莊子·逍遙遊》。後來,它被廣泛運用于古代文人作品中,成為褒獎女性美德的詞語。
《淑質》的繁體字為「淑質」。
在古代,「淑質」可采用不同的寫法。比如,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可以用「淑質」、「淑秭」、「淑秖」等字形來表示。
1. 她的言行舉止總是充滿了淑質,給人一種溫和而和善的感覺。
2. 她不僅聰明而美麗,更重要的是她内外兼修,具備了真正的淑質。
3. 她是一個擁有淑質的女子,她的舉止大方得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淑女:形容賢良、端莊的女子。
2. 淑德:形容女性的美德和高尚品質。
3. 淑容:形容女性的容貌美麗、溫婉。
1. 賢良:形容女性有道德品質、德性好。
2. 端莊:形容女性言談舉止莊重大方。
3. 仁慈:形容女性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1. 惡劣:形容女性行為舉止不端、品質不佳。
2. 粗魯:形容女性言談舉止粗野、不文明。
3. 狡詐:形容女性心機深重、不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