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任用官吏。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上令 兴 负贪昧之罪,子被署用之愆。”《后汉书·李固传》:“前 孝安皇帝 内任 伯荣 、 樊丰 之属,外委 周广 、 谢惲 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署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ǔ yòng,其核心含义与官吏的任用相关,但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署用”一词以“官吏任用”为核心,兼具“临时性”的隐含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风俗通》等古籍。
《署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被任命或被授权担任某种职务或职责。
《署用》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署(shǔ)和用(yòng)。其中,署的部首是⺮(zhú)并且它有六个笔画;用的部首是⺼(ròu)并且它有五个笔画。
《署用》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官场中,署指的是官员的职位,而用则表示担任职务。繁体字形为「署用」。
在古代,汉字「署用」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署」的古字形为「竹者」,而「用」的古字形为「⺾耳三点」。
1. 他被署用为公司的新经理。
2. 这个职位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署用。
- 推署:指某人被指定为职务或职位的话语形式。
- 署名:指在文件、信件或出版物上加上自己的姓名以示认可或负责。
- 署理:指临时代替或代行某一职位、职权。
- 署务:指被委派或任命担任某项工作或任务。
委任、任命、任用、任职
辞职、免职、撤职、解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