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儀的意思、書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儀的解釋

(1).舊時士大夫私家關于書劄體式、典禮儀注的著作,通名書儀。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 江 南輕重各有謂號,具諸《書儀》;北人多稱名者,乃古之遺風。”《隋書·經籍志》、《新五代史》和《崇文總目》著錄有關的著作甚多,現僅存 宋 司馬光 《書儀》。

(2).舊時饋贈錢物所寫的禮帖和封籤。泛指饋贈的錢物。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交際》:“詞林交際最簡,其始入者,合衙門自政府以下至史官,各送賀儀分金七分,即書名於書儀之上,不具他柬。”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谒遇》:“左右,取書儀,看酒。”《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汪知縣 ﹞差人送三兩書儀,就緻看花之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儀”一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禮儀著作
    指古代士大夫撰寫的關于書信格式、禮儀規範的著作。例如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提及的《書儀》,以及宋代司馬光所著同名作品,均屬此類文獻。

  2. 饋贈禮帖或財物
    舊時贈送錢物時附帶的禮儀性文書(禮帖、封籤),後直接代指饋贈的財物。例如明代《警世通言》中提到的“書儀十兩”,即是以雅稱形式表示禮金。

二、延伸與實例

三、相關文獻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書儀文獻或古代禮制,可參考《顔氏家訓》《司馬光書儀》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儀》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儀》一詞意思指的是書寫的規範和儀式,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書」和「儀」。

「書」的拆分部首是「丨」(shù),其筆畫數為4。

「儀」的拆分部首是「人」(rén),其筆畫數為2。

《書儀》的來源和繁體字

《書儀》是由中國古代的文化觀念發展而來的詞語。在古代,書法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并且具有儀式性的意義,因此人們把書寫規範和儀文的儀式性合二為一,形成了「書儀」這個詞語。

在繁體字中,《書儀》的寫法為「書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書」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根據曆代字形的演變,有些字形采用象形的方式,如「紀」,《說文解字》中将其解釋為「線交織而成」。有些字形則采用指事的方式,如「書」,《說文解字》中将其解釋為「教之」。古時候的字形和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丨」的部首,并且筆畫數相同。

《書儀》的例句

1. 他的字寫得非常漂亮,符合書儀規範。

2. 我們要在考試卷上按照書儀填寫個人信息。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書法、書寫、書局、儀式、儀表。

近義詞:書法、書規。

反義詞:亂寫、不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