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筵的意思、書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筵的解釋

謂校理書籍之席位。 宋 歐陽修 《上執政謝館職啟》:“自初營職,已與書筵。於時,上有鴻儒侍從之才,下多羣賢論撰之衆……比其來復,書已垂成。遂因衆功,豈有微效?” 宋 曾鞏 《回陸佃謝館職啟》:“特啟書筵,密隣禁戶。《凡将》、《急就》之字,已賴發明;廣内、石室之藏,更資是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書筵”指校理書籍的席位或職位,即古代學者整理、校勘文獻的場所或職務。由“書”(書籍)和“筵”(竹席,引申為席位)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與書籍相關的席位”。

  2. 曆史用例

    • 宋代文人歐陽修在《上執政謝館職啟》中提到“自初營職,已與書筵”,描述自己擔任館職時參與書籍校理。
    • 曾鞏的《回陸佃謝館職啟》中亦有“特啟書筵,密隣禁戶”,指設立校書的職位以整理皇家藏書。
  3. 結構分析

    • “筵”的釋義:原指鋪地的竹席(古人席地而坐),後引申為宴席或職位(如“經筵”指帝王聽講經史的席位)。
    • “書筵”的語境:多用于宋代文獻,可能與當時的翰林院、秘書省等機構相關,體現對典籍校理的重視。

讀音與用法

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史·職官志》或歐陽修、曾鞏文集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筵》的意思

《書筵》是指邀請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賞書籍的場所。這個詞主要用于古代中國的文化交流和傳統雅集活動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筵》的部首拆分為“冊”(書)和“⺮”(竹)。其中,“冊”屬于“冊口”部,表示與書籍相關的意思;“⺮”屬于“竹”部,表示與竹子相關的意思。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書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聚會活動。他們會在院落中搭建架子,鋪上竹席,擺放書籍,然後邀請朋友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賞書籍、讨論文化和藝術等話題。這樣的聚會被稱為“書筵”。

繁體

《書筵》的繁體字為「書筵」。

古時候漢字寫法

《書筵》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主要是在字形上的細微變化。例如,「書」的古字形為「書」,「箋」的古字形為「牋」。這些差異主要源于字體發展的曆史演變。

例句

1. 漢代文人雅士經常在書筵中交流文化和藝術。

2. 他定期舉辦書筵活動,邀請一些學者來共同探讨研究詩歌。

組詞

1. 書館(shū guǎn):指藏書豐富、供人借閱的場所。

2. 書法(shū fǎ):指書寫藝術。

3. 筵席(yán xí):指宴會上的餐桌。

近義詞

書會、書宴、書話

反義詞

書房、書庫、書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