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緼還婦的意思、束緼還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緼還婦的解釋

同“束縕請火”。 宋 秦觀 《謝館職啟》:“束緼還婦,雖蒙假借之私;懲羹吹虀,尚慮譴訶之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緼還婦”是一個具有多重解釋的成語,不同來源對其含義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1. 基本含義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束缊請火”的典故,最早見于《漢書·蒯通傳》。故事中,裡母用亂麻(缊)引火幫助被誤解偷肉的婦人化解家庭矛盾,後引申為向他人求助或調解糾紛。宋代秦觀在《謝館職啟》中引用此典,表達謙遜與謹慎之意。

  2. 常見誤解與引申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誤讀為“丈夫束縛妻子自由”,可能因字形或語義聯想導緻。但根據權威詞典(漢典、滬江詞典),其核心含義仍與“束缊請火”一緻,即求助或排解紛争。

  3. 使用場景與近義詞

    • 適用情境:描述通過求助解決困難,或居中調停矛盾。
    • 近義詞:束缊請火、束蘊乞火。

注意:若在文獻中遇到“限制自由”的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以明确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緼還婦》的意思及來曆

《束緼還婦》是一個成語,意為嫁出去的女兒再次回娘家。束緼指的是婚姻,還婦指的是女兒回到娘家。

成語的拆分部首為束(手)緼(糸),總計共五個筆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早在古代的漢代就有了相關記載。當時,女兒結婚後,按照傳統習慣,她會離開娘家去過新婚生活。然而,有時候女兒會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如丈夫去世或離異)必須返回娘家。于是,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嫁出去的女兒再次回到娘家。

《束緼還婦》的繁體寫法

《束緼還婦》的繁體寫法為《束緊還婦》。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束的寫法為“⺈”,緼的寫法為“糹”,還的寫法為“還”,婦的寫法為“女”。各個部分組合在一起即成為成語《束緼還婦》。

《束緼還婦》的例句

她離婚多年後,終于又回到娘家,可以說是束緼還婦。

與《束緼還婦》相關的詞語和例句

組詞:還陽、離婚、複婚、婚姻。

近義詞:還娘。

反義詞:成婚、入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