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書于裙。《宋書·羊欣傳》載, 羊欣 父為 烏程 令, 欣 年十二,時 王獻之 為 吳興 太守,甚知愛之。 欣 嘗著新絹裙晝寝。 獻之 入縣,見之,“書裙數幅而去”。後因用“書裙”言友好過訪。 宋 蘇轼 《會客有美堂》詩之二:“載酒無人過 子雲 ,掩關晝卧客書裙。”
“書裙”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書裙”字面意為在裙子上書寫文字,其核心來源于《宋書·羊欣傳》的記載: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到訪烏程縣時,見少年羊欣穿着新絹裙晝寝,便在其裙上題字數幅。羊欣醒後将此視為珍寶,潛心臨摹,書法因此精進。
文人雅事象征
指文人之間的相互賞識與風雅交往,如蘇轼詩句“掩關晝卧客書裙”,即以“書裙”暗喻友人到訪切磋的雅趣。
書法傳承意象
因羊欣通過王獻之的題字提升書法造詣,後世也用“書裙”暗喻藝術或學問的傳承,如“書裙數幅而去”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典故。
高權威來源(如、4)更側重曆史典故的考據,而低權威網頁(如)存在引申釋義,建議在學術語境中優先采用典故原意。
《書裙》是指一本書的封面或裝飾。它是由兩個詞彙組合而成的,分别是“書”和“裙”。
“書”表示書籍,而“裙”意指衣裳的下擺。因此,“書裙”可以理解為書籍的外表或裝飾。
《書裙》包含兩個漢字:書(shū)和裙(qún)。
- “書”字的部首是“言”,總共有4畫。
- “裙”字的部首是“衣”,總共有5畫。
《書裙》一詞的來源并沒有一個确切的出處,但它通常用于形容書籍的封面或裝飾。
在繁體字中,“書裙”可以寫作“書裙”。
在古代,有許多不同的漢字寫法,漢字的形狀也與現代有所不同。《書裙》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含義并未變化。
1. 她看着手中那本《紅樓夢》,欣賞着書裙上精美的花紋。
2. 這個出版社出版的書選材精美,書裙設計獨特。
組詞:書櫃、書架、書籤、書房
近義詞:封面、裝飾、外表、書衣
反義詞:書本、内頁、内涵、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