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蔬食的意思、蔬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蔬食的解釋

(1).指草木的果實。《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奪者,罪之不赦。” 鄭玄 注:“草木之實為蔬食。” 孔穎達 疏:“山林蔬食,榛栗之屬;藪澤蔬食,蔆芡之屬。”《後漢書·和帝紀》:“壬午,令郡縣勸民蓄蔬食以助五穀。”

(2).粗食。以草菜為食。《論語·鄉黨》:“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後漢書·窦章傳》:“﹝ 章 ﹞居貧,蓬戶蔬食,躬勤孝養,然講讀不輟。” 唐 杜甫 《贈李白》詩:“野人對腥羶,蔬食常不飽。”《明史·軒輗傳》:“居常蔬食,妻子親操井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蔬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層次:


一、本義:粗食素餐

指以蔬菜、谷物為主的簡單飲食,與肉食相對。

《漢語大詞典》 釋為:“粗食。以草菜為食。”

《禮記·喪大記》 載:“飯素食”,此處“素食”即蔬食,體現古代飲食分類。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釋義為:“以蔬菜、谷物等為主的食物(區别于‘肉食’)”。


二、引申義:素食主義

現代漢語中常代指不包含動物性食材的飲食方式,與“素食”詞義趨同。

《辭海》(第七版) 補充說明:“蔬食,即素食,指不食魚肉等葷腥的飲食方式。”

當代營養學指南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亦将“蔬食”納入健康膳食模式,強調植物性食物的攝入比例(來源: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文化延伸

古代文獻中“蔬食”多與清貧、簡樸的生活方式關聯。如: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朱熹注:“疏食,粗飯也。”

此用法延續至現代漢語,如“蔬食布衣”形容生活儉樸(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EB/OL]. http://www.cnsoc.org/ (權威機構官網)
  3. 《禮記》《論語》經典文獻(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現代漢語詞典》《辭海》《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規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蔬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綜合古籍及現代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草木的果實
    源自《禮記·月令》中“山林薮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鄭玄注“草木之實為蔬食”。古代特指山林、湖泊中自然生長的植物果實,如榛子、栗子、菱角等,用于補充糧食(如、7所述)。

  2. 粗食/簡樸飲食
    指以蔬菜為主的簡單飲食,常與“布衣”搭配(如“布衣蔬食”),形容生活清貧或修行者的簡樸生活方式。例如:

    • 《論語·鄉黨》提到“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 杜甫《贈李白》詩雲“野人對腥羶,蔬食常不飽”。

二、古今用法差異

三、常見搭配

“蔬食”既可指自然植物果實,亦可表達簡樸的飲食方式,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以植物為主的食物”,古今用法一脈相承,但現代可能更貼近素食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拜璧百業蕭條貶降逼碼冰點賓敬步步為營饬躬川谷道德活動達失蠻氐酋梵樹馮夢龍高儁灌木林還官後海驩樂回棋混堂鹄鑰緘帖借留井井有法九尾狐狸康護老根人家老爺們鬣鬁樓觀冒煙秘谶明媚叛違皮油潛謀峭峻青地情紀清美瓊巵羣龍無首神白猨時膳釋文輸納順變私僮送青肅啟跳波微故細過嵬瑣文車紋身誣惑霧市相謗象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