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人。《詩·衛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鄭玄 箋:“碩,大也,言 莊姜 儀表長麗俊好,頎頎然。”
(2).賢德之人。《詩·邶風·簡兮》:“碩人俣俣,公庭萬舞。” 毛 傳:“碩人,大德也。”《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傳贊》:“悽悽碩人,陵阿窮退。” 李賢 注:“碩人,謂賢者。”《魏書·高祖紀上》:“頃者州郡選貢,多不以實,碩人所以窮處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進,豈所謂旌賢樹德者也?” 宋 王安石 《祭範颍州仲淹文》:“碩人今亡,邦國之憂。” 清 趙翼 《翰林院有土地祠相傳祀韓昌黎》詩:“我來展謁聊解嘲,且勿牢騷碩人俣。”
(3). 宋 代婦人的封號。後為對婦人的尊稱。 宋 龐元英 《談薮·曹詠妻》:“ 曹詠 侍郎妻碩人 厲氏 , 餘姚 大族女。”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楓窗小牘》言婦人封號,自夫人以下凡八等。如侍郎以上封碩人……今皆無之。碩人、孺人,率為婦人之通稱矣。”
“碩人”一詞在《詩經》及後世文獻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本義指“美人”
源自《詩經·衛風·碩人》,專指衛莊公夫人莊姜。詩中通過“碩人其颀”(身材修長)、“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等比喻,刻畫其高貴美麗,成為古典美人的典範。先秦時期以“碩大”為美,體現健康豐盈的審美觀。
詞源解析
賢德之人
如《詩經·邶風·簡兮》中“碩人俣俣,公庭萬舞”,指才德兼備者。
宋代封號
宋代将侍郎以上官員之妻封為“碩人”,後演變為對婦人的尊稱。
《碩人》開創了古代文學中“以形寫神”的審美傳統,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通過動态細節升華靜态外貌描寫,被後世廣泛引用。
總結
“碩人”核心含義為高大尊貴的美人,後衍生出品德、身份層面的贊譽。其文化意義遠超字面,反映了古代審美觀與社會價值觀的交織。
《碩人》(shuò rén)是一個中文詞彙,含義是指非常傑出、卓越的人才。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的知識、技能或成就非常出色,受到廣泛贊譽和認可。
《碩人》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 碩(石字旁,10畫)
- 人(亻字旁,2畫)
《碩人》一詞本義來自于古代的《周禮·春官宗伯·大司馬·士正注》。而在繁體字中,它們的寫法跟簡體字相同,沒有改變。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由于字形的演變和發展,有些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不過,《碩人》這個詞的字形在古代并無太大變化。
以下是幾個使用《碩人》這個詞的例句:
- 他憑借卓越的才華和領導能力,被譽為業界的碩人。
- 這位科學家在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堪稱當代科學界的碩人。
- 這位作家憑借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才華橫溢的筆觸,被譽為文壇的碩人。
與《碩人》相關的組詞有:
- 碩果:指非常豐富和顯著的成果。
- 碩果僅存:指非常豐富且取之不盡的成果,有時也形容某個領域的精英人才被稱為“碩果僅存”。
與《碩人》近義的詞語有:
- 傑出:指在某一領域突出出衆的人才。
- 俊才:指非常聰明有才智的人。
與《碩人》相反的詞語有:
- 平凡:指普通、一般,沒有特别出衆之意。
- 普通人:指沒有特别出衆才能或成就的人。
以上是關于《碩人》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