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铄絕的意思、铄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铄絕的解釋

燒斷。《莊子·胠箧》:“擢亂六律,鑠絶竽瑟。” 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燒斷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铄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及字義分解進行解析:

一、基本解釋

“铄絕”意為燒斷,常見于古籍語境中。例如《莊子·胠箧》提到:“擢亂六律,铄絕竽瑟”,陸德明在釋文中引崔譔的注解稱“燒斷之也”。

二、出處與背景

該詞源自《莊子·胠箧》,描述通過破壞樂器的行為來批判禮樂制度對人性的束縛。其中“铄絕竽瑟”指燒斷竽、瑟等樂器,象征對既有秩序的摧毀。

三、字義分解

  1. 铄(shuò)
    • 本義為熔化金屬(如“铄金”),引申為銷毀、削弱。
    • 同“爍”,表示光亮閃爍。
  2. 絕(jué)
    • 基本義為斷絕(如“絕交”“絕境”),也有窮盡、極緻的含義(如“絕技”“絕妙”)。

四、相關詞語與用法

“铄絕”是融合具體動作(燒斷)與抽象意義(摧毀)的複合詞,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深層文化或哲學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铄絕

铄絕,讀作shuò jué,是一個動詞詞組,其中“铄”是“铄石”的铄,意為溶化、熔化;“絕”則表示斷絕、終止。因此,“铄絕”指的是将某物完全熔化或使其終止、停止。

拆分部首和筆畫

“铄絕”的拆分部首為金火,其中的“铄”字是由金部組成,而“絕”字則由纟部和九畫構成。

來源

“铄絕”一詞最早出現在《封神演義》中,描述了煉丹爐中熔化、融合的場景。後來逐漸被用于形容将某物完全轉變為液體狀态或者使某種狀态徹底消失。

繁體

在繁體中,铄絕的寫法為「鑠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铄絕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铄”字在古代寫作“鎈”,其字形較為繁複;而“絕”字則繁體中“絕”的簡化字,由纟部和八畫構成。

例句

1. 這種高溫能夠将金屬完全铄絕。

2. 他的确铄絕了過去那種懶散的生活态度。

組詞

铄石、铄金、铄屑、铄劍、铄煉

近義詞

溶化、融化、熔化、化為液體

反義詞

凝固、冷卻、凝結、堅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