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金點玉的意思、铄金點玉的詳細解釋
铄金點玉的解釋
熔化金屬,玷污美玉。比喻毀謗為害之烈。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卷上:“﹝ 鮑照 、 張正見 、 虞世南 ﹞皆自傷清直芬馥,而遭鑠金點玉之謗。”
詞語分解
- 铄金的解釋 .熔化金屬。《周禮·考工記序》:“鑠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亦指熔化的金屬。《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 盜跖 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則不掇百溢。” 陳奇猷 集釋:“
- 玉的解釋 玉 ù 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貴的,敬辭: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别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铄金點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拼音:shuò jīn diǎn yù
- 字面義:熔化金屬(铄金),玷污美玉(點玉)。
- 比喻義:形容毀謗的破壞力極強,足以損害人的清白或聲譽。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唐代吳兢的《樂府古題要解》,原文提到鮑照、張正見等文人因才華出衆而“遭铄金點玉之謗”,意指他們因诽謗而蒙受污名。
結構與深層含義
- 铄金:源自“衆口铄金”,比喻輿論壓力可熔化金屬;
- 點玉:美玉被玷污,象征高潔品質被惡意中傷。
兩者結合,強調诽謗對人格和名譽的毀滅性影響。
使用場景
- 描述謠言、诽謗對個人或集體的嚴重傷害;
- 警示需警惕語言暴力,如:“網絡時代,铄金點玉之事更易擴散。”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衆口铄金、積毀銷骨
- 反義詞:金玉良言、口碑載道
注意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形容才華出衆”,但此說法與主流文獻不符,可能為誤傳。建議以權威典籍和多數詞典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漢典、國學大師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铄金點玉》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铄金點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品質或才華非常出衆,如同金子和玉石一樣寶貴和珍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铄金點玉》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金、玉,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8畫和8畫。
來源
《铄金點玉》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金與玉、繩與繩’”。其中,“金與玉”形容的是品質非常優秀的人。
繁體
《铄金點玉》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鑠金點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铄金點玉》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和用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他的藝術造詣真是铄金點玉,堪稱大師級别。
組詞
铄金、铄玉、點金、點玉
近義詞
金玉良言、千金一諾、金玉滿堂
反義詞
泥金俗玉、貪婪功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