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説教的意思、説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説教的解釋

1.講解和教授。《漢書·儒林傳·梁丘賀》:“待詔黃門數入説教侍中,以召 賀 。” 顔師古 注:“為諸侍中説經為教授。” 宋 朱熹 《性理六·仁》:“説教分明。” 蕭乾 《隨想錄》:“特寫應讓人物和事件本身去說教,容許讀者從中準确地得出結論,找出教訓。”

2.比喻生硬地、機械地空講道理。 柯岩 《特邀代表》三:“懲罰和空洞的說教都是教育無能的表現。”

3.宗教信徒宣傳教義。 範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五時是 釋迦 說教五十年,按照徒衆接受的水平,分為五個時期。” 巴金 《新生·四月二十二日》:“她說這許多話,就像一個說教者在傳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説教”是現代漢語中“說教”的繁體寫法,其核心含義可從權威漢語工具書中獲得以下解析:

  1. 宗教語境下的釋義

    指宗教人士向信衆傳播教義的行為,例如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活動中宣講經典的行為。該用法可追溯至東漢時期佛經翻譯階段,如《後漢書》記載“沙門講經,說教化衆”(《漢語大詞典》第11卷,1993年)。

  2. 教育訓導的延伸義

    作為動詞使用時,特指通過語言進行教導訓誡,《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通過講述道理使人遵從”,例句如“老師不應單純說教,而要注重引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2020年)。

  3. 現代語用中的批評色彩

    在當代社會語境中常含貶義,指脫離實際、機械重複的空泛教導。《新華詞典》特别标注其“帶有強行灌輸的負面語義”,如“脫離實踐的說教難以令人信服”(《新華詞典》第4版,2022年)。

詞源學角度考察,“説”字在甲骨文中已具“言說”本義,“教”字從攴從子,本指手持教鞭施行教育,二字組合後強化了言語教導的力度。該詞在《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被歸入“言語行為”語義場(《古代漢語詞典》,2004年)。

現代語言應用研究表明,該詞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頻率較日常口語低47%,多集中于教育學、宗教學領域(《現代漢語頻率詞典》,2005年)。在語用層面需注意避免過度使用以免産生溝通阻抗。

網絡擴展解釋

“說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uō jiào,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 詞源與基本含義
    該詞由“說”(講述)和“教”(教導)組成,原指宗教信徒宣傳教義。後引申為以機械、生硬的方式空談道理或道德教誨,常帶有長篇大論、缺乏實際内容的特點。

  2. 使用場景與情感色彩

    • 負面語境:日常交流中多含貶義,形容不顧對方感受強行灌輸觀點,如“父母反複說教反而讓孩子逆反”。
    • 中性語境:在宗教或文學領域保留原義,如佛教傳教稱為“說教”,或寫作中通過事例傳遞道理而非直接說教。
  3. 古籍與現代例證

    • 《漢書·儒林傳》記載“說教侍中”,指講解經典學問。
    • 現代作家蕭乾強調“用事實代替說教”,柯岩批評“空洞說教是教育無能的表現”。

提示:使用該詞時需注意語境,若用于人際溝通,建議結合具體事例,避免單向灌輸引發反感。

别人正在浏覽...

百衲碑辦取兵符百色補牍乘堅驅良傳胪楚嬌大方之家蹈海人等地鼎事恩台肥塉附托付仗剛慠幹莫管主恒屬黃柑會逮回憶録見上帝儉用郊陌髻寶機柄結草蟲結成積分學極際金錢闆繼之以死積資可憐許課與朗澈練達老成俚儒慮遠漭瀁麋捐命客墨绶怕風怯雨被繡晝行窮客旗尉日用品沈钿钿審結饕餮同功一體托骥之蠅驒驒帏蓋危明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