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寶的意思、冊寶的詳細解釋
冊寶的解釋
冊書和寶玺。《新唐書·禮樂志八》:“冊後……内侍進使者前,西面受冊寶,東面授内謁者監。”《新五代史·唐六臣傳序》:“ 文蔚 等自 上源驛 奉冊寶,乘輅車,導以金吾仗衛、太常鹵簿,朝 梁 于 金祥殿 。”
詞語分解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網絡擴展解釋
“冊寶”是古代禮儀制度中的重要物品,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冊書和寶玺的組合,主要用于皇家冊封典禮。其中:
- 冊書:記錄冊封内容的正式文書(如竹簡或金箔制成的典冊);
- 寶玺:象征權力或身份的信物印章(如玉玺、金印)。
二、曆史應用場景
- 冊封儀式:如冊立皇後、太後、貴妃時使用。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冊後典禮中,内侍需按特定禮儀傳遞冊寶;
- 尊號加封:宋、清等朝代為皇帝或皇太後上尊號時,需奉上冊寶,以金冊配金玺;
- 權力象征:在《新五代史》中,後唐官員曾持冊寶向梁朝表示臣服,體現其政治象征意義。
三、詞源與結構
- 冊:原指編串的竹簡,後引申為典籍或冊封文件;
- 寶:原指珍貴之物,特指帝王印信。
四、補充說明
清代對不同等級後妃的冊寶材質有嚴格規定,例如皇後用金冊金寶,而妃嫔可能僅用鍍金銀冊。珍妃因特殊曆史原因未獲冊寶,也從側面反映其制度重要性。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典故或不同朝代的冊寶形制差異,可參考《新唐書》《新五代史》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冊寶》一詞的意思
《冊寶》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珍貴的書籍”或者“重要的文件”。它指的是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價值的書籍或文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冊寶》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冊”和“寶”。其中,“冊”是指書籍相關的部首,而“寶”則表示寶貴或者重要的意思。
來 源
《冊寶》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書法中開始出現。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書籍的珍貴性和重要性,因此産生了這個詞彙。
繁體
《冊寶》的繁體字為《冊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寫作《冊寶》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仍保持着“冊寶”的基本形态。
例句
1. 這本字典是我爺爺留下來的《冊寶》,非常珍貴。
組詞
《冊寶》可以進行一些組詞,例如:
1. 書冊:指的是書籍。
2. 寶典:指的是重要的指南或手冊。
近義詞
與《冊寶》意思接近的詞彙有:
1. 珍本:指非常稀有、珍貴的書籍。
2. 寶卷:指珍貴而有價值的長篇古籍。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冊寶》相對應,因為它主要強調書籍的重要性和珍貴性,而沒有特定的相反含義。
希望這個簡短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