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明的意思、庶明的詳細解釋
庶明的解釋
群賢。《書·臯陶谟》:“慎厥身,修思永,惇敍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茲。” 周秉鈞 易解:“庶,衆也。明,賢明之人。” 晉 陸雲 《贈鄭曼季往返》詩:“庶明以庸,帝聽式闕。”
詞語分解
- 庶的解釋 庶 ù 衆多:庶務。庶物。庶績。富庶。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與“嫡”相對:庶子(妾生的兒子)。庶母(嫡出子女稱父親的妾)。庶姓(古代稱與帝王沒有親屬關系的異姓諸侯)。
- 明的解釋 明 í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淨。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豔。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夥,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清
專業解析
"庶明"是古漢語複合詞,需從單字本義及典籍用例綜合釋義:
一、單字溯源
- 庶(shù)
- 《說文解字》:"屋下衆也",本義為衆多、百姓,引申為"近乎""庶幾"(表期望)。
-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廣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 明(míng)
- 甲骨文象日月交輝,《說文》:"照也",本義為光明,引申為明智、顯揚。
-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朙部》
二、複合詞釋義
庶明 最早見于《尚書》,核心含義為:
"衆賢明之士"或"使賢明之道顯揚"
三、引申義項
- 衆賢人群體
《漢語大詞典》釋:"衆多明達之人",如宋·葉適《法度總論》:"聚庶明而作股肱。"
- 顯揚明德(動詞性)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庶明之道,在辨君子小人。"
四、權威參考來源
- 許慎(漢)《說文解字》,ISBN:9787101012193
- 孔穎達(唐)《尚書正義》,ISBN:9787532557501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十三經注疏·尚書》,中華書局整理本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國學大師"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平台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庶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群賢”,指衆多賢明之人。以下為詳細解析:
核心釋義
文獻出處
- 《尚書·臯陶谟》(核心來源):
“慎厥身,修思永,惇敍九族,庶明勵翼。”
——意為:君王修身思長遠,厚待親族,群賢便會輔佐治理。
- 晉代陸雲《贈鄭曼季往返》詩:
“庶明以庸,帝聽式阙。”
——以“庶明”贊頌賢才的功績。
用法與語境
- 古代語境:多用于政論或頌揚文辭,強調賢臣的集體作用。
- 現代使用:因屬古文詞彙,現代漢語中罕見,僅見于學術或曆史研究。
權威參考
- (權威性最高)明确指出“庶明”出自《尚書》,并引用周秉鈞的注解。
- 其他網頁(如、5)雖權威性較低,但釋義一緻,可作輔助印證。
若有進一步考據需求,建議查閱《尚書》原文或漢代以來的注疏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端班期比并兵彊則滅避正堂不根逋亡差人承誤成則為王,敗則為寇蚩尤旗稠人廣坐詞不逮意次貨辭窮璀瑳翠旄寸草不生大卵石大早計疊累底居丁是娥抖搜泛除恭職貴德古舊合樂鴻采镮鑿糊裡糊塗斛律鹄韻甲等檢斷講席兼心濟濟蕩蕩寖假隆率戮民目眩神奪泥馬泥視飄翩親鄰趨教曲呂山峯失慌樹表數伏談賓甜菜天子妃兔起凫舉湘流項橐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