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明的意思、庶明的详细解释
庶明的解释
群贤。《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惇敍九族,庶明励翼,邇可远,在兹。” 周秉钧 易解:“庶,众也。明,贤明之人。” 晋 陆云 《赠郑曼季往返》诗:“庶明以庸,帝听式闕。”
词语分解
- 庶的解释 庶 ù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 明的解释 明 í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
专业解析
"庶明"是古汉语复合词,需从单字本义及典籍用例综合释义:
一、单字溯源
- 庶(shù)
- 《说文解字》:"屋下众也",本义为众多、百姓,引申为"近乎""庶几"(表期望)。
-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广部》(中华书局影印本)
- 明(míng)
- 甲骨文象日月交辉,《说文》:"照也",本义为光明,引申为明智、显扬。
-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朙部》
二、复合词释义
庶明 最早见于《尚书》,核心含义为:
"众贤明之士"或"使贤明之道显扬"
三、引申义项
- 众贤人群体
《汉语大词典》释:"众多明达之人",如宋·叶适《法度总论》:"聚庶明而作股肱。"
- 显扬明德(动词性)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庶明之道,在辨君子小人。"
四、权威参考来源
- 许慎(汉)《说文解字》,ISBN:9787101012193
- 孔颖达(唐)《尚书正义》,ISBN:9787532557501
-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十三经注疏·尚书》,中华书局整理本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国学大师"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平台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庶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群贤”,指众多贤明之人。以下为详细解析:
核心释义
文献出处
- 《尚书·皋陶谟》(核心来源):
“慎厥身,修思永,惇敍九族,庶明励翼。”
——意为:君王修身思长远,厚待亲族,群贤便会辅佐治理。
- 晋代陆云《赠郑曼季往返》诗:
“庶明以庸,帝听式阙。”
——以“庶明”赞颂贤才的功绩。
用法与语境
- 古代语境:多用于政论或颂扬文辞,强调贤臣的集体作用。
- 现代使用:因属古文词汇,现代汉语中罕见,仅见于学术或历史研究。
权威参考
- (权威性最高)明确指出“庶明”出自《尚书》,并引用周秉钧的注解。
- 其他网页(如、5)虽权威性较低,但释义一致,可作辅助印证。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建议查阅《尚书》原文或汉代以来的注疏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拔丁抽楔避命秉职材雄德茂惨緑年华差第长歔躇蹈泚颊翠羽明珰大帐地球椭球钝才方员可施伐檀负斗伏怨孤圣海豚横话货寶火场籍兵近浅近午九节杖酒宴捃收沮劝可知道苦辞苦命来去匆匆连雪辽陇历澜黎庶涂炭密地能参尼甫女大难留品竹调絃桡动脉神工鬼力沈红诗辞适历摔倒说通四星胎孕唐临晋帖天罼挑牙退光漆违间委丽无所施其技宪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