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樹莓的意思、樹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樹莓的解釋

落葉半灌木,漿果圓形,味酸可食,與根、皮均可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懸鈎子》﹝集解﹞引 汪機 曰:“樹莓枝梗柔軟有刺,頗類金櫻。四五月結實如覆盆子,採之擎蒂而中實,味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樹莓是薔薇科懸鈎子屬多年生落葉灌木的統稱,學名Rubus spp.,其聚合果實既可鮮食又可加工,在中國傳統文獻及現代詞典中均有明确釋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一種灌木,果實為紅色或黃色的小核果,味酸甜,可食用"(來源:商務印書館,2017)。

該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特征:株高1-2米,莖具倒刺,複葉互生,花白色,果實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
  2. 生态習性:主要分布于北溫帶,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南山區常見野生品種
  3. 别稱體系:古籍稱"懸鈎子"(《本草拾遺》),民間俗稱"覆盆子",但嚴格來說覆盆子特指未成熟果實入藥的品種
  4. 應用價值:果實富含維生素C和鞣花酸,《中國藥典》記載其具有益腎固精的藥用價值

根據《中國植物志》第37卷分類,中國境内分布的樹莓品種超過200種,主要栽培品種包括紅樹莓(Rubus idaeus)、黑樹莓(Rubus occidentalis)等(來源:科學出版社,1985)。

網絡擴展解釋

“樹莓”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樹莓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半灌木植物,屬于薔薇科懸鈎子屬,學名Rubus corchorifolius。其果實為圓形漿果,成熟時呈紅色,味酸甜可食用,根、皮等部位可入藥。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植株高1-3米,枝幹有皮刺,葉片卵形或披針形,花多為白色。
  2. 分布:多生長于向陽山坡、溪邊、荒地及灌叢中,適應潮濕環境。
  3. 繁殖:可通過種子(有性繁殖)或根、莖(無性繁殖)繁育,後者更常見。

三、别名與文化意涵

樹莓在不同地區有豐富别稱,如山抛子、牛奶泡、三月泡、刺葫蘆等。在成語中,“樹莓”被引申為“以假充真”的比喻,形容表面美好卻暗藏虛僞(此用法較少見)。


四、藥用價值

明代《本草綱目》記載,樹莓的根、皮及果實可入藥,傳統醫學用于治療相關疾病。現代也常見于養生食材,如搭配藍莓、黑莓制成飲品。


五、擴展說明

樹莓與覆盆子(Rubus idaeus)為近緣物種,常被混淆,但兩者果實形态和植株高度存在差異。如需完整植物學信息,可參考權威文獻或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謗詈飽揚镈鐘布陣臣仆傳承貸方斷度獨鶴二極管告劾國功鶴瘗喚雨鸠渾金璞玉家門集弶網矯躩郊園介鱗金龜子金口玉牙金箴究陳局局空濤老眼光靈韤柳泣花啼略多于羅绫買門錢美工密筵内過甯封牛渚怪披省裒覽強虜謙屈竅窕期功齊希特趣話燒地市政受學稅粟梳爬祀堂送女客送人情騰霜骢停障惘惘翁媽蕭遠謝連協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