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離之悲的意思、黍離之悲的詳細解釋
黍離之悲的解釋
黍離:《詩經》篇名;悲:憐憫。指對國家殘破,今非昔比的哀歎。
詞語分解
- 黍離的解釋 本為《詩·王風》中的篇名。《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遂用作感慨亡國之詞。 三國
- 悲的解釋 悲 ē 傷心,哀痛:悲哀。悲傷。悲怆。悲痛。悲切。悲慘。悲涼。悲憤。悲凄。悲恸。悲吟。悲壯。悲觀。悲劇。樂極生悲。 憐憫:悲天憫人。 哀歡喜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黍離之悲”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詩經·王風·黍離》,主要表達對國家衰亡、故土殘破的哀傷之情。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看到昔日繁華的宗廟宮室變為荒蕪的黍田時産生的悲痛。
- 引申義:泛指對故國覆滅、今不如昔的哀歎,或對時代變遷中文明衰落的感傷。
2.典故來源
- 出自《詩經·王風·黍離》。周朝大夫行至西周舊都鎬京,見宗廟宮殿盡毀,遍地黍稷(糧食作物),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哀歎周王室衰敗。
- 詩中反複詠歎“彼黍離離”(黍子茂盛生長),以自然繁茂反襯人事凋零,形成強烈對比。
3.文學應用
- 南宋詞人姜夔在《揚州慢·淮左名都》序中提到“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借揚州戰後蕭條的景象,抒發對故國淪亡的痛惜。
- 後世常用此成語表達對曆史興亡、文化斷裂的感慨,如文人憑吊古迹時的複雜心境。
4.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禾黍之悲、禾黍之傷。
- 用法:作賓語,多用于感懷故國或時代變遷的語境,如“他面對戰火後的故土,生出黍離之悲”。
5.文化意義
這一成語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曆史興衰的深刻反思,體現了文人對家國命運的關注與悲憫情懷,成為文學中“以景寄情”的經典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黍離之悲的意思
《黍離之悲》是一個成語,意為黍離(一種粟米)的悲哀。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黍離因為被摘取而感到悲傷的情緒。
黍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黍離」分為「禾」和「離」兩個部首。部首「禾」表示與莊稼農業相關的意思,「離」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離開或分離的意思。
「黍離」的總筆畫數為7,「黍」有5畫,而「離」有2畫。
黍離之悲的來源
《黍離之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中。這是一篇散文詩,作者是屈原,他是中國古代楚國的愛國詩人。這篇詩表達了詩人對家園楚國衰敗的憂慮與痛苦之情。
黍離的繁體字
「黍離」的繁體字為「黍離」。
古時候黍離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黍離」的寫法有時會稍有變化。例如,「黍」有時會寫作「稌」,而「離」有時會寫作「離」。
黍離之悲的例句
他因為工作的不順利而感到黍離之悲。
與黍離之悲相關的詞彙
組詞:禾苗、悲傷、感慨。
近義詞:愁苦。
反義詞:歡喜、舒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