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俊的意思、疏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俊的解釋

亦作“疎俊”。亦作“踈俊”。放達超逸。 唐 劉禹錫 《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紀》:“是歲,以疎俊少檢獲訕,出牧 邵州 。” 明 方孝孺 《答林嘉猷書》:“謹願者篤于守而不知推乎性命之原,達乎政教之統;踈俊者鋭于言而不知本乎倫6*理之常,踐乎禮義之實。” 清 龔自珍 《金縷曲·沉虹橋廣文小像題詞》詞:“老矣 東陽 沉 !算平生徵歌説劍,十分疏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疏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疏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核心含義:放達超逸的性格

  1. 基本解釋
    指人性格灑脫、不拘小節,帶有超然物外的氣質。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唐代劉禹錫在《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紀》中提到“疎俊少檢獲訕”,描述人物因性格疏放而受非議。

  2. 字義拆解

    • 疏:本義為疏通,引申為疏放、不拘泥;
    • 俊:指才智出衆,也可形容儀态清秀。
      二者結合,強調灑脫與才智并存的特質。

二、其他釋義:聰明機智的表現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聰明機智,有才智”,可能源于對“俊”的單獨理解。但此釋義在古代文獻中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唐代劉禹錫、明代方孝孺的原文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俊

疏俊是一個漢字詞,由疏和俊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的部首是疒,由5筆組成;俊的部首是人,由2筆組成。

來源

疏俊這個詞出自于古代經典小說《紅樓夢》,原文是“疏就馮唐”,意思是馮唐出使時态度懈怠。後來,人們用“疏俊”來形容某人工作或态度不夠積極認真。

繁體

疏俊的繁體字為「疏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疏俊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寫法是「疎儁」。

例句

他對工作總是疏俊,不能認真投入,導緻工作質量下降。

組詞

疏學、疏忽、俊傑、俊才、俊雅等。

近義詞

懈怠、敷衍、馬虎。

反義詞

勤懇、認真、細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