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為 後稷 弟弟的兒子,他繼承父輩的事業,播種百谷,并開始用牛耕地。《山海經·大荒西經》:“有 西周之國 , 姬 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 叔均 。 帝俊 生 後稷 , 稷 降以百穀。 稷 之弟曰 台璽 ,生 叔均 。”又傳說為 後稷 的兒子或弟子;或謂 舜 的兒子,即 商均 。參閱 袁珂 《山海經校注》。
“叔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在《山海經》等古籍記載中,叔均是中國農耕文化的重要神話人物:
部分字典記載“叔均”作為成語時:
若在古籍或曆史文獻中遇到“叔均”,通常指向神話人物;若現代語境中作為成語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兩類釋義來源不同,建議優先參考權威文獻如《山海經校注》。
叔均是一個姓氏,在中文中多用作人名。
叔的部首是 又 (yòu),均的部首是 土 (tǔ)。
叔: 共4畫(又共2畫,又共2畫);均: 共7畫(土共3畫,工共7畫)。
《叔均》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世說新語》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描繪了叔均的高尚品德和胸懷。
叔均的繁體字為 "叔鈞"。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叔均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與現代基本相同。
他有着叔均般高尚的品德,受人敬愛。
叔均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叔均沒有明确的近義詞。
叔均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