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局的意思、書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局的解釋

(1).官府編書的機構。亦以稱其官吏。 宋 司馬光 《進<資治通鑒>表》:“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 西京 ,留司禦史臺。及提舉 嵩山 崇福宮 ,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先祖讀之大喜,以謂句句着題,薦之于時相 何清源 ,即除書局。”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時帆之吝》:“ 法時帆 祭酒與予交最篤,計論天下事,頗識窾要,屢領書局,考證詳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内閣中書掛數珠,自 嚴侍讀 長明 始。 嚴 官中書時,充方畧館官,以書局在内廷,例許掛珠也。”

(2).官立刊印書籍的機構。 清 同治 年間,各地先後成立書局,如 江蘇 金陵書局等。參閱 葉德輝 《書林清話·古今刻書人地之變遷》。後書店或出版社亦有稱書局者。如:中華書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局"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縱深的文化概念,最早指代古代官方編校典籍的機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官府中掌管書籍的機構",該釋義可追溯至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國子監書局。清代考據學興盛時期,官辦書局承擔重要文化職能,如同治年間江南書局以校勘精審著稱,現存《十三經注疏》等典籍多經其整理。

近代轉型過程中,該詞衍生出兩層現代語義:一是指出版機構,如1881年創辦的同文書局開創石印技術先河;二指圖書銷售場所,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在全國設有二十餘處分銷書局。當代語境下,"中華書局"等專業出版機構仍沿用此稱,既承襲傳統學術精神,又融合現代出版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書局”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古代官府機構
    最初指官府設立的編修、刊印書籍的機構。例如宋代為編修史書設立“重修晉書局”,清代同治年間各地設立官辦印書機構(如金陵書局)。這類機構兼具編纂、校對、出版功能,由官員或學者主持。

  2. 官職代稱
    在特定語境中,“書局”也指代參與編修書籍的官吏職位,如宋代王明清記載的“館職資淺者”負責校對黃本。

  3. 現代含義演變
    近代以來,詞義逐漸擴展為兩類:

    • 出版社:如民國時期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出版機構常以“書局”命名。
    • 書店:當代口語中多指實體書店,例如“這家書局書籍種類繁多”。
  4. 詞語結構
    該詞由“書”(書籍)和“局”(機構/部門)組成,體現其核心職能為書籍相關事務。

補充:清代官書局對古籍整理有重要貢獻,如金陵書局刊印的《史記》《漢書》等版本至今被學界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黯森森伴郎保守背盟變相不可捉摸草蔬豺遘趁市串貫村寺登車攬辔抵突鬥喋度厄鐇镢風吹浪打鳳楹腐蠹過橋抽闆國統區故尚後夫驩虞回頭路醬棚擠壑金花茶擊抨棘闱卷耳狂舉剌麻連莊會李衡奴龍樓鳳閣路牌毛毯妙契密密叢叢民監慕歎盼念仆從軍仆死謙讓窮鳥觸籠驅鳄魚灑塵山府山樝煞台社學樹阙夢隨風轉舵逃佃往複圍木象簡稀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