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炬的意思、束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炬的解釋

(1).紮火把。亦指舉火把。 宋 劉克莊 《戴秀岩》詩:“外狹中乃寬,始闇俄忽明。縻腰尚恐堕,束炬方可行。”

(2).猶言一把火。 清 呂留良 《<賴古堂集>序》:“先子於喪亂颠躓之後,舉平生所作,畀之束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炬”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ù jù(注音:ㄕㄨˋ ㄐㄩˋ),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紮火把/舉火把
    指将可燃物捆綁制成火把,或手持火把照明。例如宋代劉克莊在《戴秀岩》詩中描述洞穴探險時提到:“縻腰尚恐堕,束炬方可行”,說明在狹窄昏暗的環境中需手持火把前行。

  2. 比喻焚燒
    引申為“用一把火燒毀”。例如清代呂留良在《<賴古堂集>序》中寫道:“舉平生所作,畀之束炬”,意為将畢生作品付之一炬。

二、結構與應用

三、總結

“束炬”既可指具體的火把使用,也可象征毀滅性焚燒。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常見于古詩文或曆史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炬(shù jù)是指用束着的木柴或火把點燃的烈火。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火,其中木是左邊的部首,代表着燃燒物體的木柴;火是右邊的部首,代表着火焰。束炬一詞的筆畫數目為11畫。 據考證,束炬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束”意為束縛或捆綁,“炬”意為火把。古代使用束炬作為路燈、照明或者作為标志物點燃時,可以有效地束縛和集中火焰,使其更加明亮耀眼,方便人們使用。 繁體字中,束炬的寫法為「束ノ」,其中「ノ」是表示火的部分,與簡體中的「炬」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束炬的古字形為「瞰」,像一個蜷曲的人體形态,下面有火焰的形狀,寓意着人們舉着火把,蜷曲身體去照明。 以下是幾個使用束炬一詞的例句: 1. 在古代,人們常常舉着束炬走在夜路上。 2. 祭祀時,我們會點燃束炬,向神靈緻敬。 3. 部隊在訓練中使用束炬進行火焰過瞬間。 相關的組詞有:束柴、炬火、點燃、明亮等。 近義詞為:火把、火炬、火焰等。 反義詞為:熄滅、熄火、疲軟等。 總結而言,束炬是指用束着的木柴或火把點燃的烈火。它代表了古代照明工具的一種形式,通過束縛和集中火焰,使其更加明亮耀眼。束炬在文化和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廣泛應用于古代的路燈和儀式等場景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