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庶幾的意思、庶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庶幾的解釋

(1) [maybe]∶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almost]∶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talent]∶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詳細解釋

(1).差不多;近似。《易·繫辭下》:“ 顔 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高亨 注:“庶幾,近也,古成語,猶今語所謂‘差不多’,贊揚之辭。”《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樂甚,則 齊國 其庶幾乎!” 朱熹 集注:“庶幾,近辭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 歐陽公 ﹞作奏議,便庶幾 陸宣公 。”

(2).希望;但願。《詩·小雅·車舝》:“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殽,式食庶幾。” 袁梅 注:“庶幾,幸。此表希望之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懼而奔 鄭 ,引領南望曰:‘庶幾赦餘!’”《孟子·公孫丑下》:“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

(3).或許,也許。《史記·秦始皇本紀》:“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宋史·文天祥傳》:“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茅盾 《子夜》十:“他勸 竹齋 在 吳荪甫 頭上加一點壓力,庶幾 吳 趙 的妥協有實現的可能。”

(4).有幸。《漢書·公孫弘傳》:“朕夙夜庶幾獲承至尊。” 明 徐光啟 《<甘薯疏>序》:“有言 閩 、 越 之利甘藷者,客 莆田 徐生 為予三緻其種,種之,生且蕃,略無異彼土,庶幾哉橘逾 淮 弗為枳矣。”

(5).《易·繫辭下》:“ 顔 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顔 氏之子,指 顔回 。後因以“庶幾”借指賢才。 漢 王充 《論衡·别通》:“ 孔子 之門,講習五經。五經皆習,庶幾之才也。”《三國志·吳志·張承傳》:“凡在庶幾之流,無不造門。” 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校牒》:“今此州戶萬有餘,豈無庶幾者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庶幾”是古漢語中兼具副詞與連詞功能的複合虛詞,其語義及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指出,“庶幾”作副詞時表示推測或希望,義近“或許”“大概”。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王庶幾改之”即表達期望語氣。作連詞時,《古代漢語虛詞詞典》載其用于條件複句,相當于“如果”“假使”,如《左傳·昭公十六年》“庶幾赦餘”即假設語氣。

二、用法辨析

  1. 表推測:常見于先秦典籍,多用于句首或謂語前,如《周易·系辭下》“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2. 表希望:多含勸勉意味,《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庶竭驽鈍”即此用法。
  3. 表條件:後接結果分句,如《禮記·檀弓》“庶幾有痊者”。

三、詞源演變 據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釋,“庶”本義為“衆”,“幾”為“接近”,組合後衍生出“接近某種理想狀态”的抽象義,後虛化為推測、假設義項。該詞在唐宋後逐漸被“或許”“大概”等白話詞彙替代,現代僅存于仿古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庶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其含義和用法在古籍中較為豐富。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表示接近或近似
    指事物接近某種狀态或程度,相當于“差不多”“幾乎”。例如《周易·系辭下》中“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意為顔回的德行接近完美。

  2. 表達希望或推測
    用于表示對某種結果的期望或推測,可譯為“或許”“大概”。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王庶幾改之”,即希望君王能改正錯誤。

二、古籍中的特殊用法

三、讀音與演變

四、趣味延伸 古代“庶”可單獨表示才能平庸(如“庶才”),而“庶幾”則隱含“雖未至臻但已接近”的漸進意味,體現了古人辯證的認知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暗機阿英百錢蔔鼻洞陛對並命碧眼兒殘租常備軍誠悫蠢堆堆大芒落帝城的當縫補風靡一時甘潤貫酣棺題貴侈歸檝過剩灰志混成旅兼路箭竹擠兌饑困叽冷進供驚弦雁眷委铠衣蚵蚾口珠狯胡快鋭狼狽為奸流泝露鈔雪纂緑酒馬爮瓜鳴機嫋嫋婷婷判決書貧伧貧踬前不巴村,後不巴店器宇山崩地陷稅算崧鎮襢衣桐木魚烏柿無足輕重線蟲銜呂顯聞寫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