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口的意思、書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口的解釋

[outer margin of a book page] 書籍上跟書脊相對的一邊,線裝書在這地方标注書名、卷數、頁數等

詳細解釋

書籍上跟脊相對的一邊。線裝書通常在這地方标注書名、卷數、頁數等。 王瑞來 《<鶴林玉露>版本源流考》:“ 明 萬曆 南京 都察院刊本……版式為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上下單邊,書口镌‘鶴林玉露’四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口是漢語出版印刷領域的專業術語,指書籍裝訂成冊後,除書脊(裝訂邊)外的其餘三邊切口。具體釋義如下:

  1. 定義與位置

    書口指書籍翻閱時讀者直接接觸的三側邊緣,即與書脊相對的一側(前口)及上下兩側(上口、下口)。這三邊在裝訂過程中需裁切齊整,構成書籍的可翻閱部分 。

  2. 别稱與功能

    亦稱“切口”,是書籍物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平整度直接影響翻閱體驗,在傳統線裝書中尤為明顯,書口裁切不齊可能導緻内頁參差 。

  3. 專業文獻依據

    據《出版專業名詞手冊》(中國出版協會編)定義:“書口即書籍除書脊外的三面切邊,需保證裁切光潔,便于讀者展閱。”該術語在裝幀工藝中與“書脊”“書頂”等并列,屬基礎書籍結構術語 。


參考來源

  1. 《圖書裝幀技術規範》(國家新聞出版署行業标準,2020版)
  2. 《出版專業名詞手冊》,中國出版協會,2018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書口”是書籍裝幀中的專業術語,指書籍上與書脊相對的一側邊緣,主要用于線裝書等傳統裝訂形式。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書口是書籍展開後與書脊相對的邊緣,線裝書通常在此處标注書名、卷數、頁數等信息。現代書籍中,書口也被稱為“外切口”或“版口”,是頁面可翻閱的一側。

  2. 裝幀中的功能

    • 線上裝書和包背裝中,書口由版心折疊形成,是裝訂後的開口部分。
    • 部分古籍會在書口處印刷魚尾、黑線等标記,便于對齊和查閱。
  3. 延伸概念
    書籍切口分為三部分:上切口(天頭)、下切口(地腳)、外切口(書口),書口特指外切口。現代精裝書若采用方脊設計,書口可能更平整,與書脊形成方形輪廓。

  4. 其他釋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文獻(如)提到“書口”在宋代文學中意為“有口才”,但此用法與書籍裝幀無關,可能是詞語演變中的特殊含義。

書口的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書籍的物理結構,是裝幀學和版本學中的重要概念,尤其在古籍研究中具有實用價值。如需更深入的裝幀工藝細節,可參考、3、7的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同北鬥七星不知所厝長鬣吃不了遄死吹笙春礿打麻煩當軸處中誕慢雕鞍饤座梨恩榮發日幹忽剌根菜壺酒耕雲播雨鬼星石室海井環衛灰坑活頁攪局交韻劫初鈴接餘踦戶經目糾纏吉主橘樹看座誇論勞窘撩東劄西列戍露西亞庬鴻梅花雷面條魚邈絶閩虻憫恤孅犁瑞月飒沓身單力薄沈寂世國十年九潦世襲世用四時菜頭食舃鹵兔絲燕麥渥惠烏骊馬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