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可的意思、書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可的解釋

批閱公文,書字認可。《三國志·吳志·孫亮傳》“ 太平 元年春二月朔” 裴松之 注引 晉 胡沖 《吳曆》:“ 亮 數出中書,視 孫權 舊事,問左右侍臣:‘先帝數有特制,今大将軍( 孫琳 )問事,但令我書可邪!’”《資治通鑒·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書可,畫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可"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組合,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核心在于"可"字表示"許可、批準"之意。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籤批同意

    指在公文、奏章等書面文件上籤署表示許可或批準的意見。源自古代行政文書處理流程,上級官員在文書上批"可"字即表示準許施行。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可"字條釋義;《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文書用例。

  2. 書面許可

    廣義指通過書面形式給予的正式準許或授權,區别于口頭同意。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可"字引申義項。


二、字源與結構分析


三、文獻用例佐證

  1. 《宋史·職官志》

    "凡奏牍,宰相署狀曰'閱',天子批曰'可'。"

    印證"書可"為帝王或重臣對奏章的書面批複流程 。

  2. 清代公文制度

    地方呈報中央的題本需經内閣票拟,皇帝朱批"依議""知道了"或單字"可",稱為"批紅"。

    來源:《清代文書綱要》(中華書局)公文批答制度章節 。


四、現代延伸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書可"偶見于仿古表述或學術讨論,如: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版)
  4.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清代文書綱要》(李鵬年著,中華書局,2013)

網絡擴展解釋

“書可”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書可”指批閱公文時書寫“可”字表示認可,常用于古代政務場景,體現上級對下級文件的審批。該詞由“書”(書寫)和“可”(許可)組成,強調通過書面形式确認決策。

曆史出處與例句

  1. 《三國志·吳志·孫亮傳》注引《吳曆》提到,孫亮曾質問侍臣:“先帝數有特制,今大将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意為:先帝常有特别诏令,如今大将軍處理事務,難道隻需我批“可”嗎?)
  2. 《資治通鑒》中胡三省注解:“書可,畫可也”,進一步說明“書可”即書寫“可”字批準公文。

擴展用法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書可”也可引申為對書籍或知識的肯定,例如“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指不同書籍的閱讀方式)。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書”和“可”單獨使用的含義混淆(如“證書可能被接受”中的“書可”并非固定詞組)。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公文制度或詞語演變,可參考《三國志》《資治通鑒》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赜鼈魚秉铎不耦不知甘苦蠶功嘲罵赤制辭迹凋胡發窘縫緝撫存港浦廣寒殿光前啓後觀貌察色詭圖過變戛羹郊外佳器集結鲸舟絶殊開合自如慷忾炕圍子扣擊樂書滿不在乎眇丈夫密恩摸瞎魚目觀扭捽派定盤杅品題跂喙氣決泉達清靜寡欲青鸬晴霞親如手足啓業羣子莎菲女士的日記神倉聲訴順過飾非隨腳談容袒肉廷策停妥潼溶僮役推卸無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