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金6*瓶6*梅词话》第四回:“ 鄆哥 道:‘你正是马蹄刀,水杓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多落在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水泄不漏汉语 快速查询。
“水泄不漏”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拼音为shuǐ xiè bù lòu,字面意思是“水都无法泄漏”,比喻说话或行事极其严密,毫无漏洞可寻。常用于形容人保守秘密的能力极强,或对事情掌控得十分周全。
出处与典故
这一成语最早可见于明代文学作品,如《东周列国志》第七回:“被三国兵车围得水泄不漏”。另一典型用例出自《金瓶梅词话》,以“马蹄刀木杓里切菜,水泄不漏”的比喻强调严密性。
用法与场景
近义词
常见的同义表达包括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均强调无懈可击的状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综合自)。
水泄不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非常严密或者非常保密,没有任何泄漏的迹象。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漏(氵⺣⺻),由于两个字都带有水的部首,所以整个成语也有水的意思。
水泄不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徐渭的《研精堂秘笈》。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并广泛使用。
在繁体汉字中,水泄不漏保持不变,仍然是「水泄不漏」。
在古时候,水泄不漏一词的汉字写法并不完全一样。在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字形有一定的变化,但整体意思没有改变。
以下是几个关于水泄不漏的例句:
1. 在他们的保护下,秘密信息永远水泄不漏。
2. 这个容器做工精细,水泄不漏。
3. 公司的商业计划得到了彻底的保密,确保了信息水泄不漏。
一些以「泄」为字根或者有相关意思的组词有:泄露、泄密、泄气等。
与水泄不漏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严密无缺、严防死守、守口如瓶等。
与水泄不漏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漏洞百出、一言堂、言不由衷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