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仙的意思、水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仙的解釋

見“ 水仙 ”。


亦作“ 水僊 ”。1.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馬承順 《天隱子·神解八》:“在人謂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變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詩:“初學水仙騎赤鯉,竟尋山鬼從文貍。”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八:“ 馮夷 , 華陰 , 潼鄉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 河伯 。”按,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稱 伍子胥 為水仙; 晉 王嘉 《拾遺記·洞庭山》稱 屈原 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後被沉屍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故後人傳說為水仙。

(2).謂水葬者。 北齊 劉晝 《新論·風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其親死,則棄屍於江中,謂之‘水仙’。”

(3).稱遍遊江湖樂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岘》:“﹝ 陶峴 ﹞富有田業,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則汎艚江湖,遍遊煙水,往往數歲不歸…… 吳 越 之士,號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簡稱。 宋 陳亮 《訴衷情》詞:“數聲《漁父》,一曲《水仙》,歌斷還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館》詩:“《水仙》未成調,《廣陵》已絶散。” 康有為 《出都留别諸公》詩:“一曲蒼茫奏《水仙》,靈飛鬼嘯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作卵圓形,葉子條形,傘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黃色,有香味。供觀賞,鱗莖和花可入藥。亦指此種植物的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 楊誠齋 雲: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蓋單葉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黃而金色。” 清 黃宗羲 《小園記》:“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陽、茉莉。” 清 沉複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種水仙無 靈璧 石,餘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後》:“﹝一個女子﹞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着的一盆水仙。”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水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仙”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結合其文化背景和現代用法,具體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植物屬性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卵圓形,葉片條形,花白色帶黃心,具芳香,常用于觀賞和入藥。其學名為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

  2. 神話與文學意象
    源自古希臘神話“那耳喀索斯”(Narcissus),指因迷戀自己水中倒影而化為水仙的美少年,引申為“自戀”的象征。在中國文學中,屈原投江的傳說也被關聯為“水仙”,象征高潔與哀婉。


二、網絡用語延伸


三、文化與象征意義

  1. 東方傳統
    水仙因春節前後開花,象征吉祥、團圓和婚姻幸福。
  2. 西方寓意
    在波斯文化中代表青春,伊斯蘭教國家則象征忠誠與信仰。其“凋零—重生”特性也關聯生死哲學。

四、其他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學特征或神話典故,可查閱、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仙

水仙一詞源于《詩經·小雅·水仙篇》,是指水邊生長的一種美麗的白色花卉,也叫做“水人參”。水仙在古代被賦予了許多象征意義,如“寂寞”、“堅貞”、“高潔”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水仙的部首是水,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水仙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水仙篇》,用來形容水旁的花草。後來這個詞逐漸推廣開來,成為描述白色、堅貞、高潔之物的代名詞。

繁體

繁體字“水仙”的寫法為「水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水仙的古字寫法為「氵㐬」。

例句

  1. 她的美麗純潔如同水仙般動人。
  2. 他堅貞不屈的品格令人想起水仙花。

組詞

水仙花、水仙節、水仙戲、水仙文化

近義詞

白水仙、雪仙、水玉

反義詞

污濁、渾濁、低俗、庸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