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藻类植物。可入药。《文选·左思<吴都赋>》:“石帆水松,东风扶留。” 刘良 注:“水松,药草。生水中,出 南海 交趾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水松》﹝集解﹞引 陶弘景 曰:“水松状如松。”
(2).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植物。分布于 广东 、 福建 、 广西 、 江西 、 四川 、 云南 等地。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水松》:“水松,叶如檜而细长,出南海。” 清 方以智 《通雅·植物》:“水松,水杉也。 闽 广 海塘边皆生之,如凤尾杉,又如松。”
“水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藻类植物
指松藻科植物(如刺松藻、长松藻),分布于沿海地区,具有药用价值。
裸子植物(杉科乔木)
中国特有珍稀树种,被誉为“活化石”,高可达25米,树干扭纹,基部膨大,根系发达。
在汉语中,“水松”偶尔用于形容人性格温和、柔软(如成语“水松之性”),但此用法较少见,且多源于文学修辞。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分布或药用细节,可参考植物志或中医药典。
水松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水”和“松”。其中,“水”是左部,表示液体、水流;“松”是右部,表示植物松树。
根据笔画顺序,水松共有10画。其中,“水”部首有4画,由4个简单的笔画构成;“松”部首有6画,由6个简单的笔画构成。
水松一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一种说法是因为松树经常在水边生长,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水松”。水松也可以指松树的树干或树干上生长的圆柱形突起。
在繁体字中,水松的写法为「水鬆」,保留了水的部首和松的形状,但笔画有所变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水松的书写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演变历史悠久。但在现代汉字书写中,水松的写法基本上保持不变。
以下是一些示例句子,展示了水松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与水松相关的组词有:松柏、青松、松风、水流、河水等。
与水松近义词有:松树、松木、松香。
与水松反义词或意义相对的词有:杨树、柳树等。
【别人正在浏览】